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安徐
安详从容。管子·势:“故贤者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国语·越语下:“宜为主人,安徐而重固。”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视听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语太平事,歷歷可听。”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内虽荏,而色若厉焉;行无防检,而步趋若安徐焉;识者病之。”
分類:安详从容
《漢語大詞典》:二徐
(1).指以治说文闻名的 南唐 徐铉 、 徐锴 兄弟。又以辈行称大 徐 、小 徐 。 宋 陆游 《南唐书·徐锴传》:“ 徐鍇 ,字 楚金 , 会稽 人……与兄 鉉 俱在近侍,号二 徐 。” 清 沈涛 交翠轩笔记卷三:“ 戴 所见必 蜀 本説文,故时与二 徐 本有异同。”
(2).指 宋 徐中行 及其子 庭筠 。宋史·隐逸传下·徐中行:“﹝乡人﹞以其父子俱隐遯,称之曰二 徐 先生。常平使者 朱熹 行部,拜墓下,题诗有‘道学传千古, 东甌 説二 徐 ’之句。”
《国语辞典》:徐浩  拼音:xú hào
人名。(西元703~782)字季海,唐长城(今浙江长兴)人。曾仕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善书法,论者谓其「锋藏画心,力出字外」。笔力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卒谥定。
《韵府拾遗 庚韵》:徐清
天中记陈后山咏徐仙书肯学黄家元祐脚注徐清蓬莱女官诗效谢体书效山谷妍妙可喜
《国语辞典》:徐干(徐干)  拼音:xú gàn
人名。(西元171~218)字伟长,三国魏北海(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人。博学能文,恬淡不仕,著有《中论》二十篇,及〈橘赋〉等数十篇。曹丕谓其:「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为建安七子之一。
《漢語大詞典》:徐疾
或慢或快。隋书·天文志上:“案日徐疾盈缩无常, 充 等以为祥瑞,大为议者所贬。” 叶圣陶 《隔膜·阿凤》:“从伊清脆的喉咙里发出连缀的许多声音,随意地抑扬徐疾,也就有一种自然的美。”
《漢語大詞典》:徐甲
(1).传说有 徐甲 者,自幼为 老子 佣工,至 老子 出关时,计欠 徐甲 佣资七百二十万钱。 甲 乃诉之关令 尹喜 , 喜 大惊,以告 老子 。 老子 谓 甲 曰:汝久应死,是吾以《太玄清生符》与汝,始能至今日。原计至 安息国 以黄金还汝,何以不能忍?乃使 甲 张口向地,其《太玄符》立出于地,而 甲 亦死。 喜 知 老子 神人,乃为 甲 叩头请命,并乞为 老子 出钱还之。 老子 复以《太玄符》投之, 甲 立更生。 喜 即以钱二百万与 甲 ,遗之而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一引 晋 葛洪 《神仙传·老子》。后用为助人还魂之典。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凤交开景,返 徐甲 之营魂;龙光照天,杜 宣尼 之神气。”
(2).借指雇工。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词:“仰飞仙,犹龙无迹。谁与同去,挑包 徐甲 ,负辕 班特 。”
《骈字类编》:北徐
宋书州郡志安帝义熙七年始分淮北为北徐淮南为徐州 齐书武帝纪见北兖下
又州郡志北徐州镇钟离宋秦始末年属南兖元徽元年置州割为州治防钟缘淮永明元年省北徐谯梁魏阳平彭城五郡
《骈字类编》:东徐(东徐)
宋 苏轼 西江月 重阳栖霞楼作 当年戏马会东徐。
《漢語大詞典》:徐回
缓慢地回旋运转。《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然后灝溔潢漾,安翔徐回,翯乎滈滈,东注 太湖 ,衍溢陂池。” 郭璞 注:“徐回,言运转。”
《漢語大詞典》:徐稚榻
指 东汉 陈蕃 为 徐稺 特设之榻。 陈蕃 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事见《汉书·徐稺传》。后用为好客之典。 唐 许浑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宾馆尽开 徐稺 榻,客帆空恋 李膺 舟。”亦省称“ 徐榻 ”。 唐 杜正伦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节》:“ 李 门余妄进, 徐 榻君恒设。” 唐 黄滔 《祭陈侍御峤》:“旋以 孔 罇引满, 徐 榻解悬。”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二:“月满西堂,復陈 徐 榻,清风动竹,故人倘来。”《花月痕》第十五回:“三更凉梦回 徐 榻,一夜西风瘦 沈 郎。”
分類:陈蕃太守
《国语辞典》:徐俯  拼音:xú fǔ
人名。(西元1075~1141)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宋分宁人。七岁能作诗,为黄庭坚外甥,属江西诗派。有《东湖居士诗集》,三卷,上卷为古体,中卷为五言近体,下卷为七言近体。今已亡佚。
《骈字类编》:时徐(时徐)
吕览见上
《漢語大詞典》:徐言
(1).低声细语。吕氏春秋·精谕:“徐言则不闻,疾言则人知之。”
(2).从容而言。后汉书·刘宽传:“夫人欲试 宽 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飜污朝衣。婢遽收之, 宽 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
(3).犹缓言。缓气言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 王利器 集解引 周祖谟 曰:“考急言、徐言之説,见於 高诱 之解《吕览》《淮南》……凡言急气者,皆细声字;凡言缓气者,皆洪音字。”
《漢語大詞典》:徐韨
秦 方士, 齐 人。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巿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 徐巿 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 三国 魏 曹植 《辨道论》:“ 始 ( 甘始 )若遭 秦始皇 、 汉武帝 ,则復为 徐巿 、 欒大 之徒也。” 唐 郗昂 《骊山伤古赋》:“徵 茅蒙 为却粒之符,遣 徐巿 为求真之客。” 高增 《新游仙》诗之五:“ 徐巿 东游逸兴多,三神山下旧经过。”
分類: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