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9,分2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不待
有待
待之
待制
相待
待罪
待月
何待
可待
待得
坐待
待人
待诏
更待
留待
《國語辭典》:不待  拼音:bù dài
1.用不著。《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不待赭污之权,而奸渠必剪。」
2.不想、不打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一个睡昏昏不待观经史,一个意悬悬懒去拈针指。」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怕不待闲争气,赤紧的难存济,我则索折腰为米。」
3.等不及。《红楼梦》第七回:「宝玉不待说完,便答道:『正是呢……。』」
《國語辭典》:有待  拼音:yǒu dài
1.有所等待。《礼记。儒行》:「爱其死,以有待也。」宋。欧阳修 泷冈阡表:「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2.佛教用语。指人身。因人身须有资藉才能维生。《高僧传。卷五。释道安》:「高平郤超遣使遗米千斛,修书累纸,深致殷勤,安答书云:『捐米千斛弥觉有待之为烦。』」
《韵府拾遗 支韵》:待之
史记吴太伯世家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光谋欲入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待之
分类:待之
《國語辭典》:待制  拼音:dài zhì
职官名。唐代始设,由六品以上的文官担任,为侍从顾问之职。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黑漫漫打出迷魂寨,愿待制位列三公,日转千阶。」
《國語辭典》:相待  拼音:xiāng dài
对待、款待。如:「朋友间应以诚相待。」《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心坚似铁,只以主母相待,并不及乱。」
《國語辭典》:待罪  拼音:dài zuì
1.等待处置、等待责罚。《汉书。卷八一。匡张孔马传。匡衡》:「越骑官属与昌弟且谋篡昌,事发觉,衡免冠徒跣待罪。」《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韩延寿》:「一县莫知所为,令丞、啬夫、三老亦皆自系待罪。」
2.古代官吏常恐不胜其职而获罪,故以此为官吏任职自谦之辞。《史记。卷一○○。季布栾布列传。季布》:「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儒林外史》第八回:「我本无宦情,南昌待罪数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业。」
《分类字锦》:待月
苏辙有初成待月轩诗
分类:
《漢語大詞典》:何待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须、用不着。 萧三 《血书》诗:“只听说,你工作努力,你常常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这何待说?你已久是钢铁炼成的战斗员。”
《國語辭典》:可待  拼音:kě dài
1.可以期待。如:「指日可待」。《唐诗纪事。卷二二。元结》:「得结辈十数公,落落参错天下,为邦伯,万物吐气,天下少安可待矣。」
2.就要、就会。唐。李商隐锦瑟〉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若再不肯,你写一封假书,只说白侍郎已死,他可待肯了。」
分類:就要杂剧
《漢語大詞典》:待得
等到。 宋 孙光宪 《生查子》词:“待得没人时,偎倚论私语。” 宋 范成大 《元日马上二绝》之二:“待得江风欺老病,何如閒健一蓑归。”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陈仁和韵》词:“待得来时春尽也,梅著子,笋成竿。”
分類:等到
《漢語大詞典》:坐待
坐等。 宋 苏轼 《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宜整兵马,乘穀熟时,入边围 燕京 ,截其援兵,毁其屯堡,为久驻计,可坐待其敝。” 闻捷 《海燕》:“五月初,黄梅季节到了,海上整日斜风细雨,雾气弥漫;我们的侦察工作更难以进行了,只好坐待天知道的有利时机了。”
《國語辭典》:待人  拼音:dài rén
1.等候人。《左传。襄公三十年》:「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事也。」《淮南子。兵略》:「故淩人者胜,待人者败,为人杓者死。」
2.对待他人。《三国演义》第一八回:「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红楼梦》第一三回:「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
《國語辭典》:待诏(待詔)  拼音:dài zhào
1.唐朝时,凡文词经学之士及医卜技术等专家,养于翰林院中,以待皇帝诏命应对。有画待诏、医待诏、棋待诏等名称。
2.职官名。宋置。明、清属翰林院。
3.宋元时对各种工匠的尊称。《水浒传》第四回:「智深便道:『兀那待诏,有好钢铁么?』」《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女童觉被他看见,脸都红了,道:『蒯待诏,有甚说话?』」
《高级汉语词典》:更待
再等;再过
《國語辭典》:留待  拼音:liú dài
暂时保留,等待以后。如:「这份资料很重要,须留待备查。」《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今日回来,留待下次抡元。」
分類:留待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