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征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讥关(譏關)
在关市负责稽查和征税。语本《礼记·王制》:“关讥而不征。”《孟子·梁惠王下》:“关市讥而不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吾辈受讥关之任者,宽一分则受一分之赐,奈何必以茧丝为能,而务朘民之膏血也?”
《國語辭典》:税率(稅率)  拼音:shuì lǜ
对每一个课税单位课税时所拟订的一定比率。
《漢語大詞典》:衰征
亦作“ 衰政 ”。 视土地之差等以征税。政,通“ 征 ”。国语·齐语:“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韦昭 注:“衰,差也。视土地之美恶,及所生出,以差征赋之轻重也。”荀子·王制:“相地而衰政,理道之远近而致贡。”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凡土,民有者无得旷,其非岁月所能受者,程以三年,岁输其税什二,视其物色而衰征之。”
分類:土地征税
《國語辭典》:火耗  拼音:huǒ hào
1.碎银经火镕铸成银锭或元宝过程中,所生的损耗。亦指州县政府为弥补铸币损耗而徵收的附加税。见《文献通考。卷九。钱币考》。
2.额外的需索。《醒世姻缘传》第八二回:「倒还有几两多馀,被兵马司勒了加二的火耗。」
《漢語大詞典》:初税亩(初税畝)
古代废除井田制,按田亩征税的开始。《春秋·宣公十五年》:“初税亩。”《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何休 注:“时 宣公 无恩信於民,民不肯尽力於公田。故履践案行,择其善亩穀最好者税取之。”
《漢語大詞典》:榷政
征税的事务。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京都特设总税务司,凡各口海关,则设正副税务司,帮同监督经理榷政。”
分類:征税事务
《漢語大詞典》:税算
应征税的数额。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粮纲卒随行有少货物,经歷州县,悉收税算,望与蠲免。”
《漢語大詞典》:税期
征税的时期。新唐书·食货志二:“宜定税期,随风俗时候,务於紓人。”
分類:征税
《漢語大詞典》:耏门(耏門)
左传·文公十一年:“ 宋公 於是以门赏 耏班 ,使食其征,谓之 耏门 。”谓以城门的税收赏 耏班 。后遂用为食税、征税之典实。 南朝 梁 张缵 《南征赋》:“陋 文仲 之废职,鄙 耏门 之食征。”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逢 鄂坂 之讥嫌,值 耏门 之征税。”
《漢語大詞典》:税名
征税的名目。旧唐书·食货志上:“今併省税名,尽依诸处为四限等第,先给户帖,餘一切名目勒停。”新唐书·食货志二:“今钱重货轻,若更为税名,以就其轻,其利有六。”
《漢語大詞典》:拦税(攔税)
于途中设卡征税。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今徙州治於南岸, 锁江 之名犹存,犹置锁中流,但拦税而已。”
《漢語大詞典》:税章
征税章程。 清 马建忠 《复李伯相札议中外官交涉仪式洋货入内地免厘禀》:“盖通商足见邦交之谊,加税乃我固有之权,不得谓税章之利洋商而害 华 商者歷有年所, 中国 习惯自然,势难变易。”
分類:征税章程
《漢語大詞典》:口敛(口斂)
按人口征税。《汉书·萧望之传》:“今有西边之役,民失作业,虽户赋口敛以赡其困乏,古之通义,百姓莫以为非。以死救生,恐未可也。” 颜师古 注:“率户而赋,计口而敛也。”
分類:人口征税
《國語辭典》:税单(稅單)  拼音:shuì dān
政府向人民收税所发给的单据。
《漢語大詞典》:采榷(採榷)
指采矿和征税。 明 万历 中设矿监、税监,多任宦官,所至肆虐,吸髓饮血,民不聊生。为 明 代后期弊政之一。明史·李戴传:“疮痍未起,而採榷之害又生。不论矿税有无,概勒取之民间,此何理也。”明史·宦官传二·陈矩:“惟四方採榷者,帝实纵之,故贪残肆虐,民心愤怨,寻致祸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