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征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征役(徵役)
(1).赋税与徭役。周礼·地官·小司徒:“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灋……凡征役之施舍,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 贾公彦 疏:“征谓税之,役谓繇役。”
(2).指徭役。诗·唐风·鸨羽序:“《鴇羽》,刺时也。 昭公 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及其后世,或任使不均,或苦於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则有《北山》之感,《鴇羽》之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国初因沿 明 制,稍加损益,税敛极薄,征役几絶。”
(3).行役。 晋 潘岳 《西征赋》:“俾万乘之盛尊,降遥思於征役。” 唐 孟郊 《奉同朝贤送新罗使》诗:“安危所繫重,征役谁能穷?” 清 唐甄 潜书·太子:“凡教太子……行道,则见征役之劳;止舍,则见羈旅之劳。”
徵役:1.招集兵卒。《左传·襄公三十年》:“ 子张 怒,退而徵役, 子产 奔 晋 。” 杜预 注:“召兵欲攻 子产 。”
(2).征召徒役。指徭役。周礼·春官·典祀:“徵役于司隶而役之。” 郑玄 注:“徵,召也,役之作使之。”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如闻今年徵役,颇失农桑之业。”南史·蔡廓传:“先是, 大明 世奢侈无度,多所造立,赋调烦严,徵役过苦,至是发詔悉皆削除。”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近贼州县,徵役百端,农夫织妇,不得安业。”
《漢語大詞典》:徵役
1.招集兵卒。《左传·襄公三十年》:“ 子张 怒,退而徵役, 子产 奔 晋 。” 杜预 注:“召兵欲攻 子产 。”
2.征召徒役。指徭役。周礼·春官·典祀:“徵役于司隶而役之。” 郑玄 注:“徵,召也,役之作使之。”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如闻今年徵役,颇失农桑之业。”南史·蔡廓传:“先是, 大明 世奢侈无度,多所造立,赋调烦严,徵役过苦,至是发詔悉皆削除。”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近贼州县,徵役百端,农夫织妇,不得安业。”
《漢語大詞典》:舆尉(輿尉)
春秋 时代的武官名,主持征役。左传·襄公三十年:“以为 絳 县师,而废其舆尉。”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舆尉,军尉,主发众使民。”国语·晋语七:“﹝公﹞知 鐸遏寇 之恭敬而信彊也,使为舆尉。” 韦昭 注:“舆尉,上军尉。”《孔子家语·弟子行》:“其为舆尉也,信而好直其功。”
《漢語大詞典》:征令(徵令)
(1).征召及施令。周礼·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 郑玄 注:“徵令,趋走给召呼。” 汉 贾谊 《新书·解悬》:“蛮夷徵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
(2).谓宣布征役或征赋的法令。周礼·天官·司书:“三岁,则大计羣吏之治……以逆羣吏之徵令。” 孙诒让 正义:“徵令,谓宣布法令,通晐徵役、徵赋二义。”
《漢語大詞典》:背征
逃避征役。旧唐书·武士彠传:“ 王咸 、 高君雅 阴谓 士彠 曰:‘ 弘基 等皆背征三卫,所犯当死,安得领兵?’”按,资治通鉴·隋恭帝义宁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二人避役亡命,故曰背征。”
分類:逃避征役
《漢語大詞典》:均工夫
亦称“ 均土 ”。 明 洪武 元年(1368年)所定的按田征役的制度。每户有田一顷,则出丁夫一人,每年农闲时至京城服役三十日。田不足一顷的户,由几户凑足出丁;田多丁少者由田主出米一石派佃户充夫,非佃户充夫者由田主按亩出米二升五合给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地区。后为里甲制所代替。参阅明史·食货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