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征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鸢肩火色(鳶肩火色)
谓两肩上耸像鸱,面有红光。旧时相术指飞黄腾达的征兆。新唐书·马周传:“ 岑文本 谓所亲曰:‘ 马君 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可损益,听之纚纚,令人忘倦。 苏 、 张 、 终 、 贾 正应此耳。然鳶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 清 钱谦益 《题相士倪生卷子》诗:“鳶肩火色诚何有,曷鼻魋颜戏已久。” 清 黄景仁 《夏夜》诗:“辜负鳶肩火色人,侯门褦襶百酸辛。”
《漢語大詞典》:蚁出蚋飞(蟻出蚋飛)
亦作“螘出蚋飞”。 蚂蚁出穴,蚊蚋飞舞。天将下雨的征兆。 汉 王充 论衡·商虫:“天将雨,螘出蚋飞,为与气相应也。”
《國語辭典》:以微知著  拼音:yǐ wéi zhī zhù
从事物的细微处,推知其真相及发展趋势。汉。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此四士者,岂圣人哉,徒通变思深,以微知著耳。」
《漢語大詞典》:兆卦
显示于卦象上的征兆。诗·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毛 传:“体,兆卦之体也。” 朱熹 集传:“既见之矣,於是问其卜筮所得卦兆之体。”
《漢語大詞典》:兆数(兆數)
卜筮的征兆。 汉 王充 论衡·寒温:“夫寒温之应急舒,犹兆数之应令问也。” 汉 王充 论衡·卜筮:“时或意以为可,兆数不吉,或数则吉,意以为凶。”
分類:卜筮征兆
《漢語大詞典》:征咎(徵咎)
灾祸的征兆。魏书·天象志一:“日月五星,象之著者。变常舛度,徵咎随焉。” 唐 孟棨 本事诗有“徵咎”篇。
分類:灾祸征兆
《漢語大詞典》:朕垠
征兆,迹象。《淮南子·览冥训》:“日行月动,星曜而玄运,电奔而鬼腾,进退屈伸,不见朕垠。” 高诱 注:“朕,兆朕也;垠,形状也。”
分類:征兆迹象
《漢語大詞典》:亡衅(亡釁)
逃亡的征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不在 程郑 ,其有亡衅乎?不然,其有惑疾,将死而忧也。” 孔颖达 疏:“ 程郑 身有罪祸,惧奔亡之衅。” 杨伯峻 注:“亡衅,逃亡之跡象。”
分類:逃亡征兆
《漢語大詞典》:危诊(危診)
不详的征兆。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日月薄蚀,彗孛流飞,此天地之危诊也。”
分類:征兆
《漢語大詞典》:梧桐一叶落(梧桐一葉落)
梧桐落叶最早,故以“梧桐一叶落”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广群芳谱·木谱六·桐》:“立秋之日,如某时立秋,至期一叶先坠,故云: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要说梧桐一叶落而知秋的话, 徐寿轩 这一走也就表明了三厅的秋天的到来。”参见“ 一叶知秋 ”。
《國語辭典》:一叶知秋(一葉知秋)  拼音:yī yè zhī qiū
比喻由局部的、细小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变和趋势。语本《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也作「落叶知秋」、「叶落知秋」。
《漢語大詞典》:羊祸(羊禍)
亦作“ 羊旤 ”。 古人把羊怪胎等异常现象和羊的疾疫视作灾变的征兆,故称。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史记 鲁定公 时, 季桓子 穿井得土缶,中得虫若羊,近羊祸也。”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羊上角下蹏,刚而包柔,羊大目而不精明,视气毁故有羊旤。一曰:暑岁羊多疫死,及为怪,亦是也。”清史稿·灾异志二:“凡恒懊、草异、羽虫之孽、羊祸,其灾火。”
《漢語大詞典》:腰欢喜(腰歡喜)
俗语。谓妇女裙带忽然脱落,为有喜事的征兆。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喜事》:“今妇女裙带忽脱者,俗谓之腰欢喜,与灯花鹊噪,蜘蛛垂丝坠人衣巾,俱有喜事。”
《漢語大詞典》:险征(險徵)
危险的征兆。汉书·贾谊传:“见细德之险徵兮,遥增击而去之。” 颜师古 注:“言见苛细之人,险阨之证,故重击其羽而高去。”
分類:危险征兆
《漢語大詞典》:干端坤倪
天地显示的征兆。
《漢語大詞典》:乾端坤倪
天地显示的征兆。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穹龟长鱼,踊跃后先。乾端坤倪,轩豁呈露。” 金 元好问 《闲闲公墓铭》:“大夜而旦,大梦而寤。乾端坤倪,轩豁呈露。致知力行,开物成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