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征 → 徵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恶兆(惡兆)  拼音:è zhào
不吉祥的预示。如:「习俗上都将乌鸦的叫声视为一种恶兆。」
分類:不祥征兆
《漢語大詞典》:吉征(吉徵)
(1).幸运的征召。汉书·何并传:“郡中乱, 王莽 遣使徵 詡 ,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 詡 据地哭。掾史曰:‘明府吉徵,不宜若此。’”
(2).吉祥的征兆。 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无吉徵而自宅,以徵假见难可也。”晋书·刘聪载记:“ 张氏 梦日入怀,寤而以告, 元海 曰:‘此吉徵也,慎勿言。’”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 王元渊 ﹞夜梦著袞衣,倚槐树而立,以为吉徵。”
《漢語大詞典》:冥徵
谓神灵暗示的征兆。《旧唐书·音乐志四》:“灵应有孚,冥徵不爽。”
《國語辭典》:瑞徵  拼音:ruì zhēng
吉祥的徵兆。《三国演义》第七九回:「种种瑞徵,乃魏当代汉之兆。」
《漢語大詞典》:凶祥
不吉之兆。祥,征兆。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 唐 孔颖达 疏:“祥者,善恶之徵。《中庸》云‘国家将兴,必有禎祥’,祥则吉祥也;‘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孽则凶祥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正始 元年,戴鵀之鸟,巢 臶 ( 张臶 )门阴。 臶 告门人曰:‘夫戴鵀阳鸟,而巢门阴,此凶祥也。’乃援琴歌咏,作诗二篇,旬日而卒。”
分類:不吉征兆
《漢語大詞典》:象兆
迹象,征兆。 李大钊 《桑西门的历史观》:“现在已有趋向几分属于此类者的象兆,他的实现,必不是由革命而得,乃是由渐进的改革而得。”
分類:迹象征兆
《國語辭典》:徵候  拼音:zhēng hòu
事物发生前所显示的各种迹象、徵兆。如:「咳嗽、发烧往往是感冒的徵候。」也作「徵兆」。
《漢語大詞典》:征怪(徵怪)
亦作“ 徵恠 ”。 怪异的征兆。汉书·张安世传:“曾孙数有徵怪。”《孔子家语·五仪》:“寤梦徵恠,所以儆人臣者也。”
分類:怪异征兆
《漢語大詞典》:徵候
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兆。 郁达夫 《迷羊》五:“电灯亮起来了,远远传来的旅馆前厅的杂沓声,大约是开晚饭的征候。”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一章:“敌人对我 白云岭 战略要点展开大规模进攻的征候越来越明显了。”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瓦斯灯苗发了红,不似先前那么雪亮了,这是天明的征候。”
《漢語大詞典》:兆象
征兆迹象。 汉 王充 论衡·实知:“性敏才茂,独思无所据,不睹兆象,不见类验。”
分類:征兆迹象
《漢語大詞典》:贞瑞(貞瑞)
吉祥的征兆。艺文类聚卷八四引《相贝经》:“ 严助 为 会稽 太守, 仲 又出,遗 助 以径尺之贝,并致此文於 助 曰:‘皇帝 唐尧 、 夏禹 三代之贞瑞,灵奇之祕宝。’” 晋 潘尼 《桑树赋》:“岂皇 晋 之贞瑞,兆先见而启兹。”
分類:吉祥征兆
《漢語大詞典》:变衅(變釁)
发生变乱的事端或征兆。三国志·蜀志·邓艾传:“ 钟会 、 胡烈 、 师纂 等皆白 艾 所作悖逆,变衅以结。詔书槛车徵 艾 。”《晋书·刘颂传》:“夫 吴 越 剽轻, 庸 蜀 险絶,此故变衅之所出,易生风尘之地。”
《漢語大詞典》:黑祥
五行之说由水而生的征兆。五行中水为黑色,故称。 汉 刘向 新序·杂事四:“ 宋 史之占非也,此黑祥,传之所谓黑眚者也。”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水色黑,故有黑眚黑祥,凡听伤者病水气,水气病则火沴之。”清史稿·灾异志一:“水不润下,则为咎徵,凡恒寒,恒阴……黑眚、黑祥,皆属之於水。”
《漢語大詞典》:干符
旧指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
《漢語大詞典》:佳朕
佳兆,好的征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自奉裳衣,似有佳朕,烦君命名。”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五章:“江村寒食,风雨飘忽,余举目四顾,心怦然动,窃揣如斯景物,殆非佳朕。”
分類: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