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排手
伤和气
体敌
互错
摩擦
共存亡
构会
调格
接洽
相宥
联手
相坚
相孰
缠斗
钓友
《國語辭典》:排手  拼音:pái shǒu
击掌发誓。《金瓶梅》第一二回:「西门庆道:『你敢与我排手?』那桂姐道:『我和你排一百个手!』」
《国语辞典》:伤和气(伤和气)  拼音:shāng hé qi
伤害了彼此间良好的关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自家骨肉虽是一时有些不是处,只宜好好宽解,不可便经官动府,伤了和气,失了体面!」《红楼梦》第九回:「向日我又与薛大叔相好,倘或我一出头,他们告诉了老薛,我们岂不伤和气?」
《漢語大詞典》:体敌(體敵)
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尊卑。 汉 班昭 《女诫·和叔妹》:“夫嫂妹者,体敌而尊,恩疏而义亲。”尔雅·释亲“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子晜弟为甥,姊妹之夫为甥” 晋 郭璞 注:“四人体敌,故更相为甥。”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卷上:“一旦復子明辟,遂同为师保,左右 成王 ,师保位分体敌, 召公 之心,有不能自安者,故欲引去。”参见“ 敌体 ”。
《漢語大詞典》:敌体(敵體)
谓彼此地位相等,无上下尊卑之分。 汉 班固 《白虎通·王者不臣》:“诸父诸兄者亲,与己父兄有敌体之义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今朝廷之上,羣臣皆自东阶而升,不敢升自西阶,非特嫌,若宾主敌体,亦以西为尊也。”《好逑传》第三回:“你既娶我来,我就是与你敌体的夫妻了。”
《漢語大詞典》:互错(互錯)
彼此交错。 清 刘大櫆 《重修孙公桥记》:“别精麤,稽厚薄,子母鉤贯,阴阳互错。”
《國語辭典》:摩擦  拼音:mó cā
1.两物相接触而过或来回擦动。如:「摩擦生热」。也作「磨擦」。
2.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争执或冲突。如:「其实他们之间的摩擦是可以避免的。」也作「磨擦」。
《漢語大詞典》:共存亡
存在或灭亡都在一起,谓彼此的命运紧密相联。 陆俊超 《惊涛骇浪万里行》:“在这战斗的时刻,在这共存亡的时候,我们 中 波 两国海员的心完全连到了一起。”如:战士们决心与阵地共存亡。
《國語辭典》:构会(構會)  拼音:gòu huì
被人构陷而遇罪。汉。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忍绝王命,明弃硕交,实为佞人所构会也。」
《漢語大詞典》:调格(調格)
(1).格调。指作家或作品的艺术风格。 唐 姚合 《喜览裴中丞诗卷》诗:“调格江山峻,功夫日月深。”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晚过 徐比部 汝思 书斋,适 唐 诗一卷在几,因而披閲,歷谈声律调格,以分正变。”
(2).音乐术语。即调式。指几个音按照它们彼此间的相互关系,联结成一个体系,并且以一个音(主音)为核心。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 怀智 琵琶谱调格与今乐全不同。”
《國語辭典》:接洽  拼音:jiē xiá
与人商议事情。如:「他负责与外国客户接洽生意。」
《国语辞典》:相宥  拼音:xiāng yòu
彼此谅解。《左传。成公三年》:「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
分类:彼此谅解
《國語辭典》:联手(聯手)  拼音:lián shǒu
共同合作。如:「我们应该联手克服这个难关。」
《漢語大詞典》:相坚(相堅)
谓使彼此守信不渝。史记·张仪列传:“凡天下而以信约从亲相坚者 苏秦 ,封 武安君 ,相 燕 ,即阴与 燕王 谋伐破 齐 而分其地。”
《漢語大詞典》:相孰
(1).谓详加审辨。孰,详审。庄子·列御寇:“莫觉莫悟,何相孰也!”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説文:‘孰,食餘也。’孰食曰孰,假借为详审之义……言莫之觉悟而终不自审也。”
(2).亦作“ 相熟 ”。互相认识;彼此熟悉。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老者﹞乃邀 德称 到市心里,向一个相熟的主人家,借钱五钱为赠。”红楼梦第四回:“当日这 英莲 ,我们天天哄他玩耍,极相熟的。”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
《国语辞典》:缠斗(缠斗)  拼音:chán dòu
1.双方打斗激烈,难分难解。如:「比赛已进行很久,两位拳击手仍在缠斗不休,难分胜负。」
2.空中战斗之一种。指两敌对战机彼此运用高难度技巧,相互追逐攻击的过程。
《国语辞典》:钓友(钓友)  拼音:diào yǒu
1.因钓鱼活动而结识的朋友。如:「我们是多年的钓友,常有来往。」
2.钓鱼者对彼此的称呼。如:「钓友们都喜欢分享彼此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