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互交
隙开
相尽
分家
商通
子虚赋
鹊脑
相互
叙亲
沟通
暗号
阿哥
不相得
相昵
相恶
《漢語大詞典》:互交
彼此交错。 唐 皮日休 《桃花赋》:“丰茸旖旎,互交递倚。”
《漢語大詞典》:隙开(隙開)
(1).谓彼此产生隔阂。
(2).疏散开。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七:“大家赶快走,把队伍隙开来,每人离过五尺远的光景。”
《漢語大詞典》:相尽(相盡)
彼此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史记·乐毅列传》:“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丞相与 殷 ( 殷浩 )共相往反,其餘诸贤畧无所关。既彼我相尽,丞相乃嘆曰:‘向来语乃竟未知理源所归。’” 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之六:“遇足下于此,最为相尽。”
《國語辭典》:分家  拼音:fēn jiā
原本生活在一起的亲属,将家产分开,而各自成家。《儒林外史》第五回:「当初分家,也是一样田地,白白都吃穷了。」
《漢語大詞典》:商通
彼此商量并取得一致意见。《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不消説了,是他母子两个商通合计的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 继之 商通了隔壁,在十九那天,借他的房子用,在客堂外面天井里,拆了一堵墙,通了过去。”
《国语辞典》:子虚赋(子虚赋)  拼音:zǐ xū fù
文章名。汉代司马相如所作的赋。文中藉虚构的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个人彼此问答,用以讽刺帝王的骄奢。
《漢語大詞典》:鹊脑(鵲腦)
(1).鹊的脑髓。相传烧后入酒,与人共饮,可令人相思。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淮南万毕术》:“鹊脑令人相思。”原注:“取鹊一雄一雌头中脑烧之於道中,以与人酒中饮,则相思。”
(2).指亲友间共饮的酒,表达彼此相思之意。 元 黄镇成 《西窗昼雨》诗:“鹊脑添炉炷,春鳩隔树啼。” 清 陈维嵩 《蝶恋花·记艳》词:“梔子帘前斟鹊脑,隔著屏山,爱听银筝好。” 清 董以宁 《鹧鸪天·寄》词:“两小无猜直到今,丙寅鹊脑惯同斟。”
《國語辭典》:相互  拼音:xiāng hù
彼此对待的一种关系。如:「相互爱慕」。
《漢語大詞典》:叙亲
亲属中谈论彼此的关系。例如:如果叙亲,他们是表姐妹。
《國語辭典》:沟通(溝通)  拼音:gōu tōng
1.开凿沟渠使二水相通。《左传。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2.使彼此融会或通连。如:「文化沟通」、「情感沟通」。《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列传三。林纾列传》:「世谓纾以中文沟通西文,复以西文沟通中文,并称『林严』。」
《國語辭典》:暗号(暗號)  拼音:àn hào
秘密的口令或记号。《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吕布一声暗号,众军齐入,喊声大举。」《红楼梦》第九回:「秦钟趁此和香怜挤眉弄眼,递暗号儿,二人假装出小恭,走到后院说私己话。」
《國語辭典》:阿哥  拼音:ā gē
1.称谓。称哥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正要来见阿哥,求带契。」
2.对陌生男子的敬称。《水浒传》第三回:「敢问阿哥:你姓甚么?」
《國語辭典》:阿哥  拼音:à ge
1.清制,皇子未成年受爵时的通称。见《称谓录。卷一○。皇诸子。阿哥》。
2.称谓。满人父母或称儿子为「阿哥」。《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老爷听了这话,把脸一沉,问道:『阿哥!你在那里弄得许多银子?』」
《漢語大詞典》:不相得
(1).不投合;不融洽。易·革:“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汉 王充 论衡·死伪:“ 郑伯有 贪愎而多欲, 子晳 好在人上,二子不相得。”后汉书·西域传·车师:“ 永兴 元年, 车师 后部王 阿罗多 与戊部侯 严皓 不相得,遂忿戾反畔。”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忿情:“ 谢无奕 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 王蓝田 ,肆言极駡。”
(2).彼此没有遇到。汉书·高帝纪上:“过 沛 ,使人求室家,室家亦已亡,不相得。”
《漢語大詞典》:相昵
彼此亲昵。魏书·恩倖传·茹皓:“ 高肇 素嫉诸王,常规陷害,既知 详 与 皓 等交关相昵,乃构之 世宗 ,云 皓 等将有异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我寔狐也,与郎君在日最相昵。”
分類:彼此亲昵
《漢語大詞典》:相恶(相惡)
彼此憎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貙 为少司马, 多僚 为御士,与 貙 相恶。”孙子·九地:“夫 吴 人与 越 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孔子家语·颜回》:“小人於为乱之上,相爱也,退而相恶。” 唐 韩愈 《南山诗》:“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
分類:彼此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