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影射  拼音:yǐng shè
1.藉此说彼,暗指某人某事。《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把一团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鸡骂狗,言三语四,影射的发作了一场。」
2.蒙混、冒充。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七出:「不问仓实仓虚,假饶清官廉吏,被我影射片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京都大栅栏的同仁堂,本来是几百年的老铺,从来没有人敢于影射他招牌的。」
3.掩饰。《水浒传》第八四回:「那天山勇在马上把了事环带住,趱马出阵,教两个副将在前面影射著,三骑马悄悄直趱至阵前。」
4.想像中的人。小说中特指姘头。《水浒传》第二四回:「西门庆道:『乾娘,相陪我吃个茶。』王婆哈哈笑道:『我又不是你影射的!』」《金瓶梅》第九七回:「我又不是你影射的,怎么可在你心上?」
《漢語大詞典》:影射的
指意中人,情人。《水浒传》第二四回:“ 西门庆 叫道:‘乾娘相陪我吃箇茶。’ 王婆 哈哈笑道:‘我又不是影射的。’”《金瓶梅词话》第九七回:“我又不是你影射的,怎么可在你心上!”
《國語辭典》:影带(影帶)  拼音:yǐng dài
录影带的简称。参见「录影带」条。
《國語辭典》:暗射  拼音:àn shè
不明白指出某人某事而隐约有所影射。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三。词曲部。格局》:「同属包括之词,而分难易于其间者,以家门可以明说,而冲场引子及定场诗词全用暗射,无一字可以明言故也。」
分類:影射不备
《漢語大詞典》:隐射(隱射)
(1).暗寓其事;影射。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或止书罹患之年月,而不及其事;或别书隐射之数语,而不露其详。” 丁玲 《梦珂》二:“这种敷衍自然是没有効力,反更给了人许多以便于说笑的隐射的讽刺话。”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并不指出被攻击的人的姓名,只是隐射着对方。”
(2).暗中渔利。明史·兵志一:“然隐射、占役、冒粮诸弊率如故。” 清 吴嘉宾 《海疆善后疏》:“伏查各省滨海,皆有荒淤之地,为大户隐射,及客民搭私种,并无官粮。”
分類:暗中影射
《漢語大詞典》:影子语(影子語)
含蓄影射的言辞、议论。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宋 人骑两头马,欲博忠直之名,又畏祸及,多作影子语,巧相弹射。”
《漢語大詞典》:讹语影带(訛語影帶)
谓伪作此语影射他事。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讹语影带有 李直方 、 独孤申叔 ,题目人有 曹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