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打城隍  拼音:dǎ chéng huáng
戏曲剧目。秦代故事戏。叙述当时百姓雷不极等三人,为逃避徭役,假扮城隍爷、小鬼等,以图隐匿踪迹,终被官差捕获。
《国语辞典》:发匪(发匪)  拼音:fǎ fěi
清代太平天国军不薙发,故当时人称之为「发匪」。
《国语辞典》:正常化  拼音:zhèng cháng huà
1.使之合于一般常规。如:「教学正常化」。
2.一种材料学上热处理的方法。将钢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保温适当时间,再置于静止的空气中冷却之,使金属材料内部均质化。此法可降低钢材脆性。
《国语辞典》:诸子略(诸子略)  拼音:zhū zǐ lüè
汉刘歆所著《七略》中之一略。主要是编辑当时宫廷所藏诸子百家的著作目录。
《国语辞典》:滞留锋(滞留锋)  拼音:zhì liú fēng
若冷暖空气势力相当时,会使锋面近似停留不进,称为「滞留锋」。滞留锋会造成连续不断降雨的天气。
《国语辞典》:大宋小宋  拼音:dà sòng xiǎo sòng
宋朝人宋郊及其弟宋祁,当时人称为「大宋小宋」。《幼学琼林。卷二。兄弟类》:「宋郊宋祁俱中元,当时人号为大宋小宋。」
《国语辞典》:独步当时(独步当时)  拼音:dú bù dāng shí
在当时独一无二,无人能比。多指杰出的人才。《晋书。卷五四。陆云传。制曰》:「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也作「独步一时」。
《国语辞典》:独步一时(独步一时)  拼音:dú bù yī shí
在当时独一无二,无人能比。《隋唐演义》第九五回:「就是那一长一技之微,若果能专心致志,亦足以轶类超群,独步一时。」也作「独步当时」。
《国语辞典》:程孔倾盖(程孔倾盖)  拼音:chéng kǒng qīng gài
相传孔子在往郯国途中,遇当时贤人程子,停车倾斜车盖,交谈终日,甚欢。典出《孔子家语。卷二。致思》。后用以比喻新交一见如故,非常投契。如:「他们才第一次见面,就谈了一整天,真可谓程孔倾盖。」
《国语辞典》:违约金(违约金)  拼音:wéi yuē jīn
当事人于缔结契约之际,约定如债务人不于适当时期或不依适当方法履行债务时,即须支付一定金钱,作为损害赔偿额预定或处罚之承诺。
《漢語大詞典》:港脚
(1).指鸦片战争前 英国 所属的 印度 各商埠码头。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八节:“‘港脚’是 印度 各埠的统称。”
(2).指当时不属于 英国 东印度公司的在 广州 从事贸易的 英国 和 印度 商人。
《漢語大詞典》:不通时宜(不通時宜)
不明白当时的形势、潮流。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九·方头:“今人言不通时宜而无顾忌者曰方头。”
《國語辭典》:白首同归(白首同歸)  拼音:bái shǒu tóng guī
1.本指友情坚贞,至老不变。语本晋。潘岳 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北史。卷八四。孝行列传。阎元明》:「昆弟雍和,尊卑谐穆,安贫乐道,白首同归。」后指年龄俱老,同时归天。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2.夫妻恩爱不渝,相伴到老。多用于新婚盟誓之辞。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一○出:「誓白首同归,比翼鹣鹣效此生。」
《漢語大詞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篇名。唐代岑参作。当时作者在边塞充当幕官。诗中描写了边塞风雪的奇特壮观,是盛唐边塞诗中的名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等名句,历来为人传诵。
《漢語大詞典》:安陵君
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一个小国(现在河南省鄢陵县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庸。例如: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战国策·魏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