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商务仲裁(商务仲裁) 拼音:shāng wù zhòng cái
商务契约上的当事人遇有争议时,以所签订的仲裁契约为据,委请仲裁人作成判断书或和解书,以解决双方争议。仲裁人之判断与法院之明定判决,具同一效力。
《国语辞典》:公示行为(公示行为) 拼音:gōng shì xíng wéi
对于应行告知当事人的事务,依循一定的程序,以公告周知方式达到告知的目的,称为「公示行为」。
《国语辞典》:口述历史(口述历史) 拼音:kǒu shù lì shǐ
由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亲口叙述亲身经历的过程及对该事件的评论。如:「为了补充日治时代的史料,中研院开始进行口述历史的访问计画。」
《国语辞典》:婚姻自由 拼音:hūn yīn zì yóu
由当事人自己决定,而非由他人安排婚姻。《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他的意思,一定要学外国的法子,总要婚姻自由才好。」
《国语辞典》:诉讼代理人(诉讼代理人) 拼音:sù sòng dài lǐ rén
系指依据法律规定或由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委任,以当事人之名义为诉讼行为或受诉讼行为之人。一般多由律师为之。
《国语辞典》:意定抵押权(意定抵押权) 拼音:yì dìng dǐ yā quán
当事人以法律行为方法设定之抵押权。相对于法定抵押权而言。
《国语辞典》:租赁契约(租赁契约) 拼音:zū lìn qì yuē
当事人约定,出租人以动产或不动产租与他方使用收益,他方支付租金的契约。简称为「租约」。
《国语辞典》:当局称迷,傍观必审(当局称迷,傍观必审) 拼音:dāng jú chēng mí,páng guān bì shěn
身为当事人往往分辨不清事实的真相,而旁观者却可看得很清楚。《新唐书。卷二○○。儒学传下。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为疑而不申列?」也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国语辞典》:当局者迷,傍观者清(当局者迷,傍观者清) 拼音: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当事人往往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而局外人反较清楚。《金瓶梅》第二四回:「正是:『当局者迷,傍观者清』,虽故席上众人,到不曾看出来,却被他向窗隙灯影下,观得仔细。」也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国语辞典》:旁观者审,当局者迷(旁观者审,当局者迷) 拼音:páng guān zhě shěn,dāng jú zhě mí
局外人对事情的观察,往往比当事人还要清楚。也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国语辞典》: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拼音:huáng dì bù jí,jí sǐ tài jiàn
(谚语)比喻当事人慢条斯理,而旁观者却十分著急。如:「他都不著急了,你担什么心?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国语辞典》: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拼音:tiān zhī dì zhī,nǐ zhī wǒ zhī
除了老天与当事人外,其他人一概不知。语本《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人用以比喻事情极机密。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我叮嘱他这桩事,则除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国语辞典》:公示催告程序 拼音:gōng shì cuī gào chéng xù
法院依当事人声请,以公示方法,催告不明的利害关系人,于一定期间,申报权利;如果不申报,即令利害关系人丧失权利的特别程序。其适用对象,原则上为得依背书转让的有价證券。
《国语辞典》:公开审理主义(公开审理主义) 拼音:gōng kāi shěn lǐ zhǔ yì
法院审判时,一任当事人、诉讼关系人以外的第三人到场旁听的主义。
《国语辞典》:直接审理主义(直接审理主义) 拼音:zhí jiē shěn lǐ zhǔ yì
法院对于当事人及證据须亲自审理推究,作为裁判基础的诉讼资料。相对于间接审理主义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