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盗贼四起(盗贼四起)  拼音:dào zéi sì qǐ
形容国家内政败坏,强盗贼匪纷纷兴起。参见「盗贼蜂起」条。
《国语辞典》:独行大盗(独行大盗)  拼音:dú xíng dà dào
独自一人,没有同夥的强盗。如:「他是一个独行大盗,作案一向独来独往。」
《国语辞典》:草头天子(草头天子)  拼音:cǎo tóu tiān zǐ
强盗首领。《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三三两两逃入山间,相聚为盗。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也称为「草头大王」。
分类:强盗首领
《国语辞典》:草头大王(草头大王)  拼音:cǎo tóu dà wáng
强盗首领。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贤弟!你的封王只待早晚间灭了项羽,便是囊中之物,却要去做草头大王,好没志气也。」也称为「草头天子」。
分类:强盗首领
《國語辭典》:棒客  拼音:bàng kè
土匪。如:「你这身打扮,活像个棒客!」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棒客》:「棒客,盗也。棒客之在蜀,几如胡匪之在东三省,刀匪之在陕、甘也。平日专以劫掠为事,掳人勒赎,乃其惯技。」
《國語辭典》:地土蛇  拼音:dì tǔ shé
替强盗做眼线的人。《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大凡那些作强盗的,沿途都有几个给他作眼线的熟人,叫作地土蛇,又叫作卧蛋。」
《漢語大詞典》:强盗骨(强盜骨)
指锁骨。旧时抓获强盗后,多用铁丝穿其锁骨,以防逃脱,故称。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黄克强长沙革命之失败》:“ 马福益 被捕时,用铁练锁其肩骨,俗名强盗骨,以刀洞穿肩骨,繫之以练,解至 长沙 ,观者如堵。”
《國語辭典》:男盗女娼(男盜女娼)  拼音:nán dào nǚ chāng
男为盗,女为娼。形容行为卑劣,寡廉鲜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据他说起来,这两个道台,一个知县的行径,官场中竟是男盗女娼的了。」
《國語辭典》:江洋大盗(江洋大盜)  拼音:jiāng yáng dà dào
横行于江河海洋抢劫行凶的盗贼。《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忽然一日,舟行至鄱阳湖口,遇著几只江洋大盗的船,各执器械,团团围住。」《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他一向本是江洋大盗,因他善于使船,专能抢上风,踅顺水,水面交起锋来,他那船使的如快马一般,因此人送他一个绰号,叫他作『海马周三』。」
《漢語大詞典》:警迹人(警跡人)
元 制,凡犯盗窃或强盗初犯、罪不至死者,在其项、臂刺字,列入特殊户籍,加以监督,称之为“警跡人”。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那里有刺了臂的 王仲宣 ,黥了额的 司马迁 ,那里有警跡人 贾生 、 子建 。”元史·刑法志二:“诸有司承告被盗,輒将警跡人,非理枉勘身死,却获正贼者,正问官笞五十七,解职。”亦省称“ 警跡 ”。 元 黄溍 《青阳县尹徐君墓志铭》:“有僧某者,通民妇,为其夫所击殴而衔之。适有遭劫杀者,贼弗得,僧为飞书诬其夫及有他怨隙者七人,故以书堕逻卒家。七人中或以罪黥,卒得之曰:‘此警跡也。’因捕治不疑。君察其寃。”参阅元史·刑法志三
《國語辭典》:绿林大盗(綠林大盜)  拼音:lǜ lín dà dào
藏匿于山林中的大盗匪。《六部成语注解。刑部》:「绿林大盗:山林中伏藏之巨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