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江盗
出没于长江上的强盗船只。例如:有江盗百艘。——·邵长蘅《青门剩稿》
《国语辞典》:匪贼(匪贼)  拼音:fěi zéi
强盗、土匪。如:「最近匪贼愈来愈猖狂,大白天也敢做坏事。」
分类:强盗土匪
《漢語大詞典》:大夥
1.指人数较多、聚集成伙的强盗。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楔子:“众兄弟就推某为首,聚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水浒传》第四一回:“这座山生得形势怪恶,莫不有大伙在内?可着人催儹后面人马上来,同过去。”
2.谓人数多而聚集成伙。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调集符信》:“然非有神奸巨盗,党羽众多,大伙盐徒,亲行擒捕者,断不得徵集以劳吾民。”
3.大家;大家伙儿。通常带后缀“儿”。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这会大伙都没说啥话,但也没有休息或打盹。” 秦牧 《花城》:“大伙不但欣赏花朵,还欣赏绿叶和鲜果。”
4.即大副。船长的主要助手。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外国兵船之式,船主为全船纲领,其下有总领官主水陆攻战,有领队官主船中排队,有大伙、二伙、三伙,专佐船主行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船主也打发人去寻大伙、二伙、大车、二车,叫一律回船预备。”
《国语辞典》:投名状(投名状)  拼音:tóu míng zhuàng
新入夥的强盗,须杀一人并将人头交给首领,用以表示真诚,称为「投名状」。《水浒传》第一一回:「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
《漢語大詞典》:光火贼(光火賊)
明火执仗的强盗。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盗侠:“ 李廓 在 潁州 ,获光火贼七人。”亦称“ 光火盗 ”。新唐书·冯元常传:“ 剑南 有光火盗,夜掠人,昼伏山谷。”
分類:强盗
《漢語大詞典》:逸劫
潜逃的强盗。太平广记卷二九五引《神鬼传·曲阿神》:“ 晋孝武 世,有一逸刼,官司十人追之。”
分類:潜逃强盗
《國語辭典》:卧蛋(臥蛋)  拼音:wò dàn
替强盗打探消息的当地人。《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大凡那些作强盗的,沿途都有几个给他作眼线的熟人,叫做地土蛇,又叫做卧蛋。」
《漢語大詞典》:向马贼(嚮馬賊)
旧称结伙拦路抢劫的强盗。因马系铃有声,故称。嚮,通“ 响 ”。《明书·乱贼传二》:“ 刘六 、 刘七 、 齐彦名 等,皆 霸州 文安 人,俱任侠善骑射,初挟弓矢,行劫诸路,号 河 北嚮马贼。”
《国语辞典》:明伙画供(明伙画供)  拼音:míng huǒ huà gòng
(歇后语)认了。强盗按指印画押,即认了。如:「这个买卖我也不抱希望了,我是明伙画供──认了。」
《国语辞典》:强盗演戏(强盗演戏)  拼音:qiáng dào yǎn xì
(歇后语)恶作剧。强盗即是恶人,恶人演戏所以叫「恶作剧」。如:「这般胡搞岂非强盗演戏──恶作剧吗?」
《国语辞典》:豪侠强徒(豪侠强徒)  拼音:háo xiá qiáng tú
豪侠,勇敢而有义气的人。强徒,强盗土匪。豪侠强徒是指粗勇之辈。《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交游的是豪侠强徒,说话的是反叛歹事。」
《国语辞典》: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  拼音:dà chèng fēn jīn yín,dà wǎn chī jiǔ ròu
用大秤称金银,用大碗吃酒肉。形容强盗生涯。《水浒传》第一二回:「不如只就小寨歇马,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汉。」
《国语辞典》:放响马(放响马)  拼音:fàng xiǎng mǎ
做强盗。《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到申未时,有四个人,原是放响马的,风闻赛儿有妖法,都来归顺赛儿。」
分类:强盗
《国语辞典》:并赃治罪(并赃治罪)  拼音:bìng zāng zhì zuì
将强盗所得或官员受贿之财归并起来统计其数而定罪。
《国语辞典》:盗贼蜂起(盗贼蜂起)  拼音:dào zéi fēng qǐ
形容国家内政败坏,强盗贼匪纷纷兴起。《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一向与妃子游荡忘返,便饥馑荐臻,盗贼蜂起,都不顾著。」《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天文变于上,人心怨于下,边疆不宁,盗贼蜂起。」也作「盗贼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