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鼓乐手(鼓樂手)
即吹鼓手。吹打弹奏乐器的人。 茅盾 《子夜》二:“十点半钟以前,这一班的八个人有时还能在大门口那班‘鼓乐手’旁边的木长凳上尖着屁股坐这么一二分钟,撩起腰间的白布带来擦脸上的汗。”
《漢語大詞典》:摽拂
弹奏古琴的抚按指法。《淮南子·修务训》:“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復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 高诱 注:“摽拂,敷也。”
《漢語大詞典》:噔楞
形容弦琴弹奏声。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不多一会,只听得外面嚷将起来……跟着便听得弦子声儿噔楞噔楞的弹着,走进院子来。”
分類:弹奏
《漢語大詞典》:搊弹家(搊彈家)
弹奏弦索乐器的女乐人。 唐 崔令钦 教坊记:“平人女以容色选入内者,教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者,谓之搊弹家。”
《漢語大詞典》:钎拨(釬撥)
亦作“銲拨”。 即捍拨。弹奏琵琶用的拨子。 宋 张先 《定西番·执胡琴者九人》词:“銲拨紫槽金衬,双秀蕚,两回鸞。”参见“ 捍拨 ”。
《漢語大詞典》:捍拨(捍撥)
弹奏琵琶用的拨子。因其质地坚实,故称。 唐 元稹 《琵琶歌》:“泪垂捍拨朱絃湿,冰泉呜咽流鶯涩。”新唐书·礼乐志十一:“象牙为捍拨。” 前蜀 牛峤 《西溪子》词:“捍拨双盘金凤,蝉鬢玉釵摇动。”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 明皇 ﹞又令 益州 织半臂背子、琵琶捍拨、鏤牙合子等。”
《漢語大詞典》:品弦法
指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 宋 姜夔 《〈醉吟商小品〉词序》:“﹝余﹞遇琵琶工,解作《醉吟商湖渭州》,因求得品弦法,译成此谱,实双声耳。”
《漢語大詞典》:蕤宾铁响(蕤賓鐵響)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 武宗 初, 朱崖 李太尉 有乐吏 廉郊 者…… 郊 尝宿 平泉别墅 ,值风清月朗,携琵琶於池上,弹《蕤宾调》……忽有一物鏘然跃出池岸之上,视之,乃一片方响,葢蕤宾铁也。以指拨精妙,律吕相应也。”后因以“蕤宾铁响”赞扬弹奏技艺的精妙超绝。 清 阎尔梅 《刘君因携琴见访醉后赠之》诗:“蕤宾铁响应黄鸝,紈扇轻摇唱《竹枝》。”参见“ 蕤宾 ”。
《國語辭典》:蕤宾(蕤賓)  拼音:ruí bīn
十二律之一,为六阳律的第四律。《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律以统气类物……四曰蕤宾……位于午,在五月。」
《漢語大詞典》:鸾鸣凤奏(鸞鳴鳳奏)
弹奏演唱的美称。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某相遇之初,每闻絶调,輒不禁神魂之飞动。心事多违,彼此鬱鬱,鸞鸣凤奏,久矣不闻。”
分類:弹奏演唱
《漢語大詞典》:笼捻(籠撚)
弹奏琵琶的两种指法。 唐 元稹 《琵琶歌》:“《凉州大徧》最豪嘈,《六么散序》多笼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