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风言(風言)  拼音:fēng yán
传闻。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悬身井半,风言沸腾,尺水丈波,古今常事。」《歧路灯》第一○二回:「忽听一个风言,说场中搜出夹带来了。」
《國語辭典》:风闻言事(風聞言事)  拼音:fēng wén yán shì
把传闻的事情向上级报告。《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也有一班妒忌魏生少年登高科的,将这桩事只当做风闻言事的小小新闻,奏上一本。」
《漢語大詞典》:弹举(彈舉)
弹劾检举。《南史·萧思话传》:“所以从来弹举,虽在空文,而许以推迁。”旧唐书·刘洎传:“左丞 戴胄 、右丞 魏徵 ,并晓达吏方,质性平直,事应弹举,无所迴避。”
分類:弹劾检举
《漢語大詞典》:司聪(司聰)
(1).谓司听察。指弹劾纠察。左传·昭公九年:“女为君耳,将司聪也。”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逯钦立 校注:“司聪,为皇帝听察民隐。” 唐 元稹 《杨汝士授右补阙制》:“我国家设司諫署,以神明其耳目……方我倾听之始,命尔司聪之荣。”
(2).官名。 新莽 设置。负责听察臣下过失。参阅汉书·王莽传中
《漢語大詞典》:弹墨(彈墨)
(1).弹劾的奏章。宋史·赵鼎传:“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齎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臣日侍宸衷,所陈已艰难,况在万里之外乎?”
(2).工匠以墨线规划形状尺寸等。
《漢語大詞典》:大中丞
古官名,掌管接受公卿的奏事,以及荐举、弹劾官员的事务。例如:是时以大中丞抚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漢語大詞典》:弹违(彈違)
弹劾违法乱纪者。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姦党实繁,而不严弹违之制者,未见其长世之福也。”《晋书·应詹传》:“今之艰弊,过於往昔,宜分遣黄、散若中书郎等循行天下,观採得失,举善弹违,断截苟且,则人不敢为非矣。” 唐 白居易 《使百职修皇纲振策》:“有若讜直强毅,举正弹违者,引而进之。有若慎默畏惧,吐刚茹柔者,推而远之。”
《漢語大詞典》:案奏
奏章弹劾。《南齐书·陆澄传》:“伏寻 晋 宋 左丞案奏,不乏於时,其及中丞者,从来殆无。”
分類:奏章弹劾
《漢語大詞典》:论劾(論劾)
论告弹劾。 明 海瑞 《告养病疏》:“臣二经论劾,众口呶呶,臣尚执己为是,臣实见得是也。”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於是阁部、勋镇、科道等官,交章论劾 之瑜 ‘偃蹇不奉朝命,无人臣礼’。”
分類:弹劾
《漢語大詞典》:诬劾(誣劾)
捏造罪名加以弹劾。 宋 岳珂 桯史·鹦鹉谕:“ 乾道 间, 杨嗣清 甲 有声 西州 ,清议推属。初试邑,有部使者,不欲名,颇以绣衣自骄,怒其不降意,诬劾以罪。”
《漢語大詞典》:白奏
(1).启奏;上奏章弹劾。汉书·江充传:“后 充 后上 甘泉 ,逢太子家使乘车马行驰道中, 充 以属吏。太子闻之,使人谢 充 …… 充 不听,遂白奏。上曰:‘人臣当如是矣!’”
(2).上告的状子。 唐 白居易 《得丁上言豪富人畜奴婢过制请据品秩为限约或责其越职论事不伏判》:“ 丁 志在作程,恶夫过制;爰陈诚於白奏,俾知禁於素封。将使豪富之徒,资虽积於鉅万;僮僕之限,数无踰於指千。”
《漢語大詞典》:推弹(推彈)
推究弹劾。宋书·萧惠开传:“ 偃 任遇甚隆, 惠开 不为之屈, 偃 怒,使门下推弹之。”
分類:推究弹劾
《漢語大詞典》:操弹(操彈)
纠举弹劾。三国志·魏志·锺繇传“ 繇 又率诸将讨破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既举文书,操弹失理。”
分類:纠举弹劾
《漢語大詞典》:奏参(奏參)
向帝王上书弹劾官吏的过失。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但有不守官箴,不惜民瘼的,一并准他一体奏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前日藩臺接了这信,便回过制臺,叫他自己请假回去,免得奏参,保全他的功名。”
《國語辭典》:弹驳(彈駁)  拼音:tán bó
弹劾驳斥。《魏书。卷三六。李顺传》:「囧性鲠烈,敢直言,常面折高祖,弹驳公卿,无所回避,百僚皆惮之。」
《漢語大詞典》:移劾
移文弹劾。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近传三司判官 杨仪 下狱,自御史臺移劾 都亭驛 ,械缚过市,万目惊骇。”
分類:移文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