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引力  拼音:yǐn lì
物体间相互吸引的力。
《国语辞典》:万有引力(万有引力)  拼音:wàn yǒu yǐn lì
宇宙中的任何物体之间相互吸引之力,习称为「万有引力」,物理学上称为「重力」。牛顿发现此力的量值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而与其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國語辭典》:吸引力  拼音:xī yǐn lì
一种使人倾心留恋而无法抗拒的魅力。如:「对一般人而言,权势和财富一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國語辭典》:地心引力  拼音:dì xīn yǐn lì
地球吸引其他物体的力,力的方向指向地心,即为物体向下坠落的原因。
《高级汉语词典》:牵引力  拼音:qiān yǐn lì
发动机所产生的拖动力
分类:牵引力
《國語辭典》:吸力  拼音:xī lì
物理学上指磁性物质吸引他物的力量。
《漢語大詞典》:摄力(攝力)
引力。 清 王韬 瓮牖馀谈·星陨说:“大抵流星之行道,设有方向速率,略与地同,而又近地,则必为地面摄力所留。”
分類:引力
《國語辭典》:潮汐  拼音:cháo xì
受日、月引力以及与地球互动形成的离心作用,地表海水发生周期性升降的现象。由于月球远比太阳近,故月球的引潮力反而是太阳的两倍多。
《國語辭典》:岁差(歲差)  拼音:suì chā
赤道与黄道之交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退行约五十点二角秒,约二万五千八百年回转一周,此现象称为「岁差」。乃因地球自转轴进动造成。
《漢語大詞典》:汐潮
海洋水面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涨落的叫潮,晚上涨落的叫汐。 唐 许棠 《寄睦州陆郎中》诗:“汐潮通 越 分,部伍杂 闽 音。”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六淮潮》:“汐潮如有信,时向旧痕生。”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二十》:“自今江之壖,海之陬, 太湖 之滨,汐潮之所鼓,茭葑之所烂,鳧雁之所息。”
《國語辭典》:重力  拼音:zhòng lì
物理学上重力的广义定义为万有引力,狭义的定义则指地球对于地面上一切物体的引力。
《國語辭典》:涨潮(漲潮)  拼音:zhǎng cháo
在潮汐中,海面水位上升,或该时段的通称。主要因太阳、月亮的引力作用而形成。
《國語辭典》:星团(星團)  拼音:xīng tuán
因重力群聚在一起的恒星集团,称为「星团」。
《國語辭典》:太阳系(太陽系)  拼音:tài yáng xì
太阳与环绕其运行的各种天体的总称。除太阳为恒星外,其馀成员包括行星、矮行星、小天体(小行星、彗星)等。行星、矮行星和小行星皆可能有卫星环绕。
《國語辭典》:宇宙火箭  拼音:yǔ zhòu huǒ jiàn
能脱离地心引力的限制,而发射到太空或其他星球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