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出佛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佛性之一。(参见:三佛性)
【三藏法数】
谓一切众生,佛性虽具,必假修习智慧禅定之力,方能引发本有之性,是名引出佛性。
(术语)三佛性之一。(参见:三佛性)
【三藏法数】
谓一切众生,佛性虽具,必假修习智慧禅定之力,方能引发本有之性,是名引出佛性。
三佛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性虽常住不变,然为他修證,分三义:一、自性住佛性,一切众生本有之,为自性而常住者。三恶之众生,唯具此一。二、引出佛性依修行之功,而本有之佛性渐为引出者。三乘之行人具之。三、至得果佛性,修因满足,而本有之佛性了了显发者。即诸佛之佛性也。见华严孔目章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变改,一切众生,本有此性,名为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众生必假修习智慧禅定之力,方能引发本有之佛性,是名引出佛性。三至得果佛性,修因满足,至于果位时,本有之佛性了了显现,是名至德果佛性。见华严孔目章。
【佛学常见辞汇】
自性住佛性、引出佛性、至得果佛性。自性住佛性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因为是自性,所以常住,三恶道的众生就只有这一种;引出佛性是众生凭著自己修行的功夫,渐渐地把本具的佛性引导出来,这种佛性为三乘行者所具有;至得果佛性是修因满足了,本具的佛性显发无馀,这是诸佛的佛性。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谓真性平等,犹如虚空。于诸凡圣,无所限碍,故名佛性。
〔一、自性住佛性〕,谓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变改,即是一切众生本有佛性,是名自性住佛性。
〔二、引出佛性〕,谓一切众生,佛性虽具,必假修习智慧禅定之力,方能引发本有之性,是名引出佛性。
〔三、至得果佛性〕,谓修因满足,则本有佛性,于證得果位之时,了了显发,是名至得果佛性。
(名数)佛性虽常住不变,然为他修證,分三义:一、自性住佛性,一切众生本有之,为自性而常住者。三恶之众生,唯具此一。二、引出佛性依修行之功,而本有之佛性渐为引出者。三乘之行人具之。三、至得果佛性,修因满足,而本有之佛性了了显发者。即诸佛之佛性也。见华严孔目章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变改,一切众生,本有此性,名为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众生必假修习智慧禅定之力,方能引发本有之佛性,是名引出佛性。三至得果佛性,修因满足,至于果位时,本有之佛性了了显现,是名至德果佛性。见华严孔目章。
【佛学常见辞汇】
自性住佛性、引出佛性、至得果佛性。自性住佛性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因为是自性,所以常住,三恶道的众生就只有这一种;引出佛性是众生凭著自己修行的功夫,渐渐地把本具的佛性引导出来,这种佛性为三乘行者所具有;至得果佛性是修因满足了,本具的佛性显发无馀,这是诸佛的佛性。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谓真性平等,犹如虚空。于诸凡圣,无所限碍,故名佛性。
〔一、自性住佛性〕,谓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变改,即是一切众生本有佛性,是名自性住佛性。
〔二、引出佛性〕,谓一切众生,佛性虽具,必假修习智慧禅定之力,方能引发本有之性,是名引出佛性。
〔三、至得果佛性〕,谓修因满足,则本有佛性,于證得果位之时,了了显发,是名至得果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