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异途(異途)
(1).不同的道路。形容有差别,不一样。 晋 干宝 《〈搜神记〉序》:“将使事无二迹,言无异途,然后为信者,固亦前史之所病。”北齐书·元孝友传:“今人生为皂隶,葬拟王侯,存没异途,无復节制。”
(2).非正规的仕途。指非科举出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徐晞三代遭际:“﹝ 徐晞 ﹞以异途任六卿,世所共艷,然不知其子孙所遇更异。”
《國語辭典》:异途同归(異途同歸)  拼音:yì tú tóng guī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效果。参见「同归殊途」条。汉。桓宽《盐铁论。论儒》:「圣人异途同归,或行或止,其趣一也。」晋。陆机 思亲赋:「天步悠长,人道短矣。异途同归,无早晚矣。」
《国语辞典》:幽显异途(幽显异途)  拼音:yōu xiǎn yì tú
生人、死者不同途。指阴阳有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今日与君幽显异途,不愿如此,贻妾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