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顿开茅塞
发蒙启滞
倱伅
茅塞顿开
明码
《國語辭典》:顿开茅塞(頓開茅塞)  拼音:dùn kāi máo sè
比喻突然领悟,忽然明白。《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红楼梦》第八六回:「听见妹妹讲究的叫人顿开茅塞,所以越听越爱听。」也作「茅塞顿开」。
《漢語大詞典》:发蒙启滞(發蒙啓滯)
启发蒙昧,开通阻塞。宋书·武帝纪下:“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当於此,发蒙启滞,咸必由之。”
《漢語大詞典》:倱伅
(1).暗味无知;不开通。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三九:“ 杜 注左传云:‘倱伅,无知暗味不通之类也。’古今正字从人,昆、屯皆声。”集韵·上混:“倱,倱伅,不慧也。通作浑。”正字通·人部:“倱……倱伅,不开通貌。通作‘混沌’、‘浑敦’。”
(2).传说远古 帝鸿氏 之子, 尧 时“四凶”之一。玉篇·人部:“ 帝鸿氏 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 倱伅 。”
《國語辭典》:茅塞顿开(茅塞頓開)  拼音:máo sè dùn kāi
比喻马上开悟,忽然明白。《西游记》第六四回:「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金瓶梅》第六二回:「当时被伯爵一席话,说的西门庆心地透澈,茅塞顿开。」
《國語辭典》:茅塞  拼音:máo sè
茅草塞山径。语出《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后比喻知识未开,思路不通。《西游记》第三六回:「长老闻得,亦开茅塞。正是理明一窍通千窍,说破无生即是仙。」
《國語辭典》:明码(明碼)  拼音:míng mǎ
公开通用的数码。如:「一一九是急救的明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