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充扩(充擴)
扩充,开拓。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拾遗:“与天子争是非,恢宏事业;为人材别衺正,充扩初心。”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若根脚坚牢,眼目精利,泛取读之,亦足充扩襟灵,赞助笔力。”
分類:扩充开拓
《國語辭典》:斥地  拼音:chì dì
开拓土地。《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馀郡。」《新唐书。卷一三三。王忠嗣传》:「自朔方至云中袤数千里,据要险筑城堡,斥地甚远。」也作「斥土」。
《漢語大詞典》:开土(開土)
开拓疆域。后汉书·刘表传:“於是开土遂广,南接 五领 ,北据 汉川 ,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餘万。”
《漢語大詞典》:启疆
亦作“啟彊”。 开拓疆域。 汉 贾谊 新书·审微:“启彊,辟彊,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张承业》:“今北狄南胡,狡焉启疆,是吾忧也。”
分類:开拓疆域
《漢語大詞典》:轮台诏(輪臺詔)
汉武帝 一生,致力开拓 西域 ,国力大损。至晚年深悔之,遂弃 轮台 之地,并下诏罪己,谓之“轮臺詔”。事见汉书·西域传赞。 宋 杨万里 《读罪己诏》诗:“莫读《轮臺詔》,令人泪点垂。”
《漢語大詞典》:充拓
扩充开拓。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箇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 明 唐顺之 《与项瓯东郡守书》:“兄得之资禀者,持守有餘而充拓未至。”
分類:扩充开拓
《漢語大詞典》:开境(開境)
开拓疆界。后汉书·南蛮传:“ 安帝 永初 元年, 九真 徼外 夜郎 蛮夷 举土内属,开境千八百四十里。”
分類:开拓疆界
《國語辭典》:拓宇  拼音:tuò yǔ
开拓领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漢語大詞典》:开斥(開斥)
扩充,开拓。语本汉书·地理志下:“ 武帝 攘却 胡 越 ,开地斥境。” 宋 陆游 《蜡弹省札》:“遇一国有警急,诸国迭相救援。如开斥生地,俘获金宝,并就赐本国。”
分類:扩充开拓
《漢語大詞典》:斥境
开拓国境。汉书·地理志上:“至 武帝 攘却 胡 越 ,开地斥境。”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卫公 既灭 突厥 ,斥境至于大漠。”
分類:开拓国境
《國語辭典》:斥土  拼音:chì tǔ
开拓土地。清。王夫之《宋论。卷一○。高宗》:「不然,则建武之初,斥土未广,何所得粟以饲此众邪?」也作「斥地」。
《漢語大詞典》:斥上
冢圹上。汉书·惠帝纪:“视作斥上者,将军四十金,二千石二十金,六百石以上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吏二金。”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斥上,壙上也。’ 如淳 曰:‘斥,开也。开土地为冢壙,故以开斥言之。’”
分類:冢圹
《漢語大詞典》:开扩(開擴)
(1).犹开阔。宽广。朱子语类卷九七:“‘既得后,须放开。’此亦非谓须要放开,但谓既有所得,自然意思广大,规模开扩。若未能如此,便是未有得,只是守耳。”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理学二:“独 龙川 俊豪开扩,务建实绩。” 清 侯方域 《谢安论》:“又安能深沉确实,开扩淬厉,而以天下为己任乎?”
(2).开拓扩展。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汉 魏 以前,诗格简古,世间一切细事长语,皆著不得。其势必久而渐穷,赖 杜 诗一出,乃稍为开扩,庶几可尽天下之情事。”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昔人五岳之游,所以开扩其胸襟眼界,以增其识力,实与读书、学道、交友、歷事相为表里。”
《国语辞典》:廓土  拼音:kuò tǔ
1.空旷的土地。如:「这一片廓土,即将开发成工业区。」
2.开拓疆土。《后汉书。卷三三。朱浮传》:「六国之时,其势各盛,廓土数千里,胜兵将百万,故能据国相持,多历年世。」
《漢語大詞典》:开涤(開滌)
(1).开拓涤荡。宋书·武帝纪中:“遂乃三俘伪主,开涤五都。”
(2).开朗清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王司州 至 吴兴 印渚 中看。叹曰:‘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
《漢語大詞典》:攘地
开拓疆土。战国策·赵策二:“﹝ 齐宣王 ﹞十年攘地, 秦 人远迹不服,而 齐 为虚戾。”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凿空万里,攘地千都。” 清 唐甄 潜书·任相:“用 李成梁 、 戚继光 ,委以北边, 辽 左屡捷,攘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