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起语(起語)
(1).出语;开口讲话。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第五戒者不要妄言起语。”
(2).起句;开头的话。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緐知一:“四诗以全首论,当是 皇甫冉 第一,而 李端 次之, 佺期 、 无竞 俱景联佳,而 沉 之起语颇生涩。”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命名被遇:“适数日前,言官建白,有‘重治本事’为起语,上頷之。”
《國語辭典》:发头(發頭)  拼音:fā tóu
开始、起头。《喻世明言。卷一九。杨谦之客舫遇侠僧》:「知县相公坐堂是个好日子,止望发头顺利。」
《國語辭典》:十七帖  拼音:shí qī tiè
晋王羲之的草书帖。为二十馀件书帖合并而成的总帖,因居首一帖开端有「十七」二字,故称为「十七帖」。此帖雄健疏放、气象超逸,为王羲之草书作品中最负盛名者,历代均取作草书范本。
《國語辭典》:劈头(劈頭)  拼音:pī tóu
1.当头、正对著头。《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那杨承局一棒,劈头便打下来。」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敢可便抱定妆盒,背却宫娥,疾行前去,不防他刘太后劈头相遇。」也作「匹头」、「匹头里」、「疋先里」。
2.开始。《朱子语类。卷八三。春秋。经》:「问:『以先生之高明,看如何难?』曰:『劈头一个「王正月」,便说不去。』」也作「匹头」、「劈头子」、「劈初头」。
《漢語大詞典》:过片(過片)
又作过遍。也称过拍。词的第二段的开头。词除单调外,多由上下两片组成,慢词有多至三片、四片者。从上一片过到下一片,必须衔接贯串,不能割断词意。其下片首句和上片首句不同者,一般称为换头,或称“过变”。参阅 宋 张炎 词源卷下。
分類:作过开头
《國語辭典》:导言(導言)  拼音:dǎo yán
1.书籍或论文的开头部分,叙述全书的主旨或主要内容。也作「绪论」、「绪言」。
2.一条新闻中起头的部分,这一部分用字不多,但能叙述全部新闻内容的要点。
《國語辭典》:冒头(冒頭)  拼音:mào tóu
露出苗头。如:「问题一冒头,就应该有对策应付。」也作「冒尖」。
《漢語大詞典》:冒子
(1).指文章的序、引子之属。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柳八 駮 韩十八 《平淮西碑》云:‘左飱右粥,何如我《平淮西雅》云“仰父俯子”。’ 禹锡 曰:‘美 宪宗 俯下之道尽矣。’ 柳 曰:‘ 韩 碑兼有冒子,使我为之,便説用兵讨叛矣。’”朱子语类卷一三二:“尝见《九经口义》,先説一段冒子,全与所讲不干涉。”
(2).指与文章开端与主旨无关的赘语。
《國語辭典》:起首  拼音:qǐ shǒu
起始、开头。《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陈木南起首还不觉的,到了半盘,四处受敌,待要吃他几子,又被他占了外势。」《红楼梦》第五○回:「起首恰是李氏,然后按次各各开出。」也作「起头」。
《漢語大詞典》:钺下(鉞下)
犹言在主管将帅的指挥之下。书笺开头表示尊敬的常用套语。 南朝 梁 江淹 《到功曹参军笺诣骠骑竟陵王》:“窃惟明使君鉞下,道耀神源,德铸灵极。”
《漢語大詞典》:青李书(青李書)
晋 代大书法家 王羲之 所书《来禽帖》中,有一则开头有“青李”字样。后世因以“青李书”泛指法帖。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梦楼 《偕全公魁使琉球》二首,云:‘将离更唱红兰曲,相忆应看《青李书》。’”
《國語辭典》:有头有尾(有頭有尾)  拼音:yǒu tóu yǒu wěi
形容做事贯彻始终。《朱子语录。卷二九。公冶长》:「斐然成章,也是自成一家了,做得一章有头有尾。」
《國語辭典》:有头无尾(有頭無尾)  拼音:yǒu tóu wú wěi
形容做事不能贯彻到底。《朱子语类。卷二九。论语。公冶长下》:「虽与圣贤中道不同,然毕竟是他做得一项事完全,与今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宋。无名氏〈踏青游。识个人人〉词:「到梦里,蓦然被人惊觉,梦也有头无尾。」
《漢語大詞典》:赘简(贅簡)
古代编连成册的简策的开头两根,不写刻正文,有时在其反面写刻书篇名,故称“赘简”。 卢明 《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历史演进》:“简策开头的两根叫赘简,正面不写字,只在第一根简的背面写篇名,在第二根简的背面写书名,起保护简策的作用,这就是现代封面的起源。”
《漢語大詞典》:乍起首
开头,起初。 杨朔 《春子姑娘》:“就有这种人,苦也苦透了,乍起首硬是不认识党的政策,倒象你要害他似的,躲着你走。”
分類:开头起初
《漢語大詞典》:头三脚难踢(頭三脚難踢)
谚语。比喻事情开头难办。 浩然 《艳阳天》第九九章:“头三脚难踢。咱们得生着法儿帮她闯过来呀!” 王英先 《枫香树》下卷第二六章:“ 野火坪 情况复杂,俗话说‘头三脚难踢’,要在几天之内把情况搞清楚,确实是艰巨的。”
分類:谚语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