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 【介绍】: 东汉渔阳要阳人,字巨卿。有勇力,与吴汉同归光武,拜偏将军,从平河北。光武即位,为虎牙将军,建武二年,封安平侯。累战有功,拜左冯翊。卒于位。
全后汉文·卷二十一
延,字巨卿,渔阳要阳人。莽时为郡掾,历幽州从事。彭宠为太守,召署营尉,行护军。光武徇河北,拜偏将军,赐号建功侯。及即位,拜虎牙将军,更封安平侯。后为左冯翊。建武十五年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8—1085 【介绍】: 即宋神宗。英宗长子。英宗即位,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太子。四年,即位。熙宁二年,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以图富国强兵。后命王韶、章惇开边,设熙河路,拓梅山地区。元丰时,改革官制。屡遣将进攻西夏,灵州、永乐城之战,皆大败,遂采守势。在位十九年。
全宋诗
宋神宗(一○四八~一○八五),名顼,英宗长子。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封淮阳郡王。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进封颍王。三年,立为皇太子。熙宁元年(一○六八)即位。二年,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以图富国强兵。但在变法中动摇不定,终败。四至六年,命王韶开拓熙、洮等五州,设熙河路,史称熙河开边。五年,章惇开拓梅山地区,史称梅山之役。八年,与辽重划河东边界,弃地数百里。元丰三年(一○八○)至五年,进行官制改革,史称元丰改制。屡遣将进攻西夏,灵州、永乐城之役,皆败。八年,卒,年三十八,葬于永裕陵。庙号神宗,纪元二:熙宁、元丰。事见《宋史》卷一四至一六《神宗本纪》。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二四三七
宋神宗赵顼(一○四八——一○八五),英宗长子。庆历八年生,初名仲针,嘉祐八年封淮阳郡王,改今名。治平元年六月进封颍王。三年十二月,立为皇太子,四年正月,即帝位。遂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熙宁二年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以革弊图新,于是有熙、丰新法。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诸法既立,又整饬吏治,以助新法施行。四至六年,令王韶开拓熙、洮五州,设熙河路;五年,以章惇开拓梅山地区;八年,重划河东边界,弃地数百里于辽。元丰三年至五年,又改革官制,制定寄禄格,改正官名,遂使官称与实职相符;又改革铨选制度,颁三省、枢密、六曹条制。后欲取灵夏、灭西羌,遂有灵州与永乐城之败。元丰八年三月卒,年三十八。在位十九年,年号二:熙宁、元丰。据《玉海》卷二八,有御集二百卷,以文辞、政事、边防三门为目。事迹见《宋史》卷一四至一六《神宗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江军新淦人,字懋德。少好学,从陈瓘游,得瑾器重。李朴被谪时,建功为筑室居之。朴死,以女妻其子。李纲荐其操行坚正,累官知衡州。
《国语辞典》:建功  拼音:jiàn gōng
立功。《文选。陆机。豪士赋序》:「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薛仁贵征辽事略》:「托陛下洪福,累次建功。」
分类:建功立功
《国语辞典》:建功立事  拼音:jiàn gōng lì shì
建立功勋事绩。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一。巴志》:「桂阳太守李温等,皆建功立事,有补于世。」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弘靖论兵书〉:「见古人之有建功立事者,心则慕之。」也作「建功立业」。
《國語辭典》:建功立业(建功立業)  拼音:jiàn gōng lì yè
建立功勋事业。宋。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惟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民之事皆有可观。」明。姚茂良《精忠记》第三出:「元帅威名震边陲,震边陲;建功立业在须臾,在须臾。」也作「建功立事」。
《漢語大詞典》:长平(長平)
(1).古城名。故址在今 山西省 高平县 西北。 战国 时 秦 白起 曾大败 赵 赵括 ,坑杀 赵 降卒四十馀万于此。史记·赵世家:“七年, 廉颇 免而 赵括 代将。 秦 人围 赵括 , 赵括 ,以军降,卒四十餘万皆阬之。王悔不听 赵豹 之计,故有 长平 之祸焉。” 唐 陈子昂 《登泽州城北楼宴》诗:“ 武安君 何在, 长平 事已空。” 唐 李白 《繫寻阳上崔相涣》诗之三:“ 邯郸 四十万,同日陷 长平 。”
(2).阪名。上有宫观。 汉 扬雄 《甘泉赋》:“登 长平 兮雷鼓礚,天声起兮勇士厉。”
(3).指 汉 名将 卫青 。因出击 匈奴 ,屡建功勋,官至大将军,封 长平侯 。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匡赞经纶,参谋揖让,名高 广武 ,功重 长平 。”
《漢語大詞典》:忠功
尽忠建功。新唐书·李听传:“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効,吾欲夸而劝之也。”
分類:尽忠建功
《漢語大詞典》:衍功
谓广建功业。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夫 廱州 本帝皇所以育业,霸王所以衍功,战士角难之场也。” 李贤 注:“衍,广也。”
分類:建功功业
《漢語大詞典》:肇台
谓始建功业。台,星名,古以“三台”与三公相应。 明 方孝孺 《王处士墓志铭》:“ 穀城 之 王 ,世以善闻,迪功肇台,寔蕃子孙。”
《国语辞典》:勋刀(勋刀)  拼音:xūn dāo
政府为奖励特殊军功,或已授至最高勋章而仍有建功者,所颁给的佩刀。民国二十年公布颁发海陆空军勋刀规则。自一星至九星分为九等。
《漢語大詞典》:分劳赴功(分勞赴功)
分担劳苦,尽职建功。 清 端方 《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而一部之中,有二尚书、四侍郎,又加以管部之亲王大学士,则以一部而有七主任官矣。絶无分劳赴功之效,惟有推諉牵掣之能。”
《國語辭典》:杀敌致果(殺敵致果)  拼音:shā dí zhì guǒ
勇敢杀敌,建立战功。语本《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唐。孔颖达。正义:「能杀敌人,是名为果,言能果敢以除贼;致此果敢,乃名为毅,言能强毅以立功。」
分類: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