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86,分7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延致
博延
延福
荐延
苟延
日延
延入
迟延
延问
延鸿
延请
延眺
延蔓
庆延
延烧
《漢語大詞典》:延致
招来;邀请。后汉书·郎顗传:“ 顗 少传父业,兼明经典,隐居海畔,延致学徒常数百人。” 清 王士禛 《〈四溟诗话〉序》:“然 茂秦 游道日广, 秦 、 晋 诸藩争延致之。”
分類:招来邀请
《漢語大詞典》:博延
广为延揽。《汉书·李寻传》:“窃见陛下新即位,开大明,除忌讳,博延名士,靡不并进。”后汉书·崔骃传:“闢四门以博延兮,彼幽牧之我举。” 李贤 注:“开闢四方之门,广求贤也。”三国志·魏志·邯郸淳传“ 潁川 邯郸淳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时五官将博延英儒,亦宿闻 淳 名。”
分類:延揽
《分类字锦》:延福
宋史仁宗纪景祐二年二月戊午御延福宫观大乐容斋随笔宫名延福者取五福之义
分类:
《漢語大詞典》:荐延(薦延)
荐举招致。《汉书·陈汤传》:“今国家素无 文帝 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 武帝 荐延梟俊禽敌之臣,独有一 陈汤 耳!”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荐延,使羣臣荐士而延纳之。” 唐 刘禹锡 《谢窦相公启》:“荐延有渐,拯拔多方。”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君﹞于文士尤厚,收揽荐延惟恐不至。”
分類:荐举招致
《漢語大詞典》:苟延
谓勉强延续生命。 明 李贽 《代深有告文》:“念本院诸僧虽居山林旷野,而将就度日,不免懒散苟延,心虽不敢以遂非,性或偏护而祗悔。” 清 李渔 《玉搔头·抗节》:“既然如此,我且苟延片刻,在家中待罪便了。” 鲁迅 《而已集·小杂感》:“大儒的刺,一用则苟延了他自己的生命。”
《韵府拾遗 先韵》:日延
韩愈诗日延讲大训龟判错衮黻
《漢語大詞典》:延入
(1).引入;请进。书·顾命:“太保命 仲桓 、 南宫毛 ,俾爰 齐侯 吕伋 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 釗 於南门之外,延入翼室。” 蔡沉 集传:“延,引也。”战国策·秦策三:“ 应侯 曰:‘善。’乃延入为坐上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使者谨依其言,果有二人出外,取书并延入水府。”《四游记·东华传道锺离》:“老翁延入庄中,饮以 麻姑 之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鬼粥砚:“但所居湫隘,不敢延入。”
(2).推迟到。 宋 王溥 唐会要·讲武:“ 圣歷 二年十月,欲以季冬讲武,有司稽缓,延入孟春。”
《國語辭典》:迟延(遲延)  拼音:chí yán
拖延耽搁。《三国演义》第二三回:「平已暗下毒药,亲自送上。操知有毒,故意迟延不服。」《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丘三又故意迟延了半晌道:『今日晚了,明早府前相会,我自有话对你说。』」
《漢語大詞典》:延问(延問)
请教询问。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天子﹞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道士 苏澄隐 迎鑾驾,霜简星冠,年九十许,气貌翘竦,上因延问甚久。”
分類:请教询问
《分类字锦》:延鸿(延鸿)
苏轼兴龙节功德疏文下民归仁自享延鸿之寿
分类:福禄
《國語辭典》:延请(延請)  拼音:yán qǐng
招请、聘请。《汉书。卷七一。隽不疑传》:「胜之开閤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躧履起迎。」
《國語辭典》:延眺  拼音:yán tiào
引颈远望。唐。张九龄〈高斋閒望言怀〉诗:「高斋复晴景,延眺属清秋。」《新唐书。卷一○○。韦弘机传》:「天子乃登洛北绝岸,延眺良久,叹其美。」
分類:引颈远望
《國語辭典》:延蔓  拼音:yán màn
延绵蔓生,牵连不断。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二六:「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也作「延曼」。
《漢語大詞典》:延曼
(1).亦作“ 延蔓 ”。草木绵延伸展。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揭车衡兰,槀本射干……布濩閎泽,延曼太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四一:“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 明 刘基 《感怀》:“一朝根柢成,延蔓蔽楼阁。”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楼后朱藤延曼。”
(2).引申指不断扩展。汉书·王莽传下:“盗贼始发,其原甚微……朝廷忽略,不輒督责,遂至延曼连州。” 明 归有光 《备倭事略》:“浸淫延蔓,东南列郡,大有可虑。”
(3).即曼延。古代百戏名。 唐 赵冬曦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诗:“从容会鵷鷺,延曼戏龙鱼。”
《漢語大詞典》:庆延(慶延)
谓福泽绵延。后汉书·郭躬传:“法家之能庆延於世,盖由此也。” 唐 岑参 《感旧赋》:“庆延自远,祐洽无疆。”《旧唐书·音乐志四》:“翦 商 德厚,封 唐 庆延。”
分類:福泽绵延
《國語辭典》:延烧(延燒)  拼音:yán shāo
火势蔓延燃烧。《史记。卷一二○。汲郑列传。汲黯》:「河内失火,延烧千馀家。」《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大家竭力救护,无奈火势已大,一时扑灭不了,延烧了我几家,方才火熄。倪二麻子这班人,躲得没有影儿,早已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