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廉贞(廉貞)
(1).方正忠贞。韩非子·五蠹:“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廉贞之行成,而君上之法犯矣。”
(2).廉洁坚贞。《楚辞·卜居》:“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明 沈榜 《宛署杂记·人物》:“﹝ 平恒 ﹞徵为中书博士,出为 幽州 别驾,廉贞寡慾,衣食尝不足。”
《漢語大詞典》:廉约(廉約)
廉洁俭约。后汉书·祭遵传:“ 遵 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輒尽与士卒。”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宣 洁行廉约, 韩豫章 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復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北史·裴仁基传:“ 嵩和 廉约居身,忠勤奉上,人怀其惠,吏畏其威。”新唐书·权万纪传:“ 万纪 悻直廉约,自 潮州 刺史,擢治书侍御史。”
分類:廉洁俭约
《漢語大詞典》:贞廉(貞廉)
(1).正直廉洁。庄子·天运:“夫孝弟、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 唐 白居易 《判得诏赐百寮资物》:“必也志疾贪冒,节励贞廉,自当辞让有仪,岂得弃捐不拜?”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今之习俗,以巧诈为贤能,以贞廉为迂拙,虽歃血涖盟,犹无所益。”
(2).指正直廉洁之士。管子·四称:“圣人在前,贞廉在侧,竞称於义,上下皆饰。”
分類:正直廉洁
《漢語大詞典》:履洁(履潔)
亦作“ 履絜 ”。 躬行廉洁之道。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 楚 人 屈原 ,含忠履洁。” 宋 杨亿 《君可思赋》:“中履絜以好修兮,外葆光而虚受。”
分類:躬行廉洁
《漢語大詞典》:勤廉
勤勉廉洁。明史·邝埜传:“ 埜 为人勤廉端谨,性至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他在诸道置巡院,选择勤廉干练的士人作知院官。”
《漢語大詞典》:方洁(方潔)
亦作“ 方絜 ”。
(1).方正廉洁。后汉书·王丹传:“ 丹 资性方絜,疾恶彊豪。”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今宰制之臣十餘,皆文学适用,操履方洁。”
(2).谓与其洁白相比配。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漢語大詞典》:廉风(廉風)
廉洁之风操。 汉 王粲 《鹖赋》:“厉廉风与猛节,超羣类而莫与。”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公扇以廉风,孚以诚德。尽 任 棠 置水之情,弘 郭伋 待期之信。”
分類:廉洁风操
《漢語大詞典》:方廉
方正廉洁。《韩诗外传》卷八:“ 汤 作《护》,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 唐 高彦休 唐阙史·郑侍郎判司勋检:“吏部 郑侍郎 薰 ,介洁方廉,以端劲自许,朝右畏惮。”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七:“ 张忠定公 有清鉴,善臧否人物,凡所荐辟,皆方廉恬退之士。”
分類:方正廉洁
《漢語大詞典》:廉恪
廉洁恭谨。《后汉书·吴良传》:“﹝ 吴良 ﹞资质敦固,公方廉恪,躬俭安贫,白首一节。” 唐 独孤及 《唐故商州录事参军郑府君墓志铭》:“﹝公﹞天性孝悌,检身端方,居官廉恪。”宋史·贾黄中传:“上览表谓侍臣曰:‘非 黄中 廉恪,则亡国之寳,将污法而害人矣。’”
分類:廉洁恭谨
《漢語大詞典》:忠洁(忠潔)
忠直廉洁。 明太祖 《诚意伯诰》:“ 基 累从征伐,覩列曜垂象,每言有準,多効劳力,人称忠洁。”
分類:忠直廉洁
《漢語大詞典》:立士
能自立的士人;廉洁有节操的人。《韩诗外传》卷三:“四体不掩则鲜仁人,五藏空虚则无立士。”
《漢語大詞典》:廉良
(1).廉洁良善。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亦可令廉良之吏,皆取明律令者,试之如试经,高者随才品叙用。”
(2).孝廉与贤良。隋书·礼仪志四:“ 后齐 每策秀孝,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考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
《漢語大詞典》:廉誉(廉譽)
廉洁的声誉。宋史·选举志六:“ 景德 初,令诸道辨察所部官吏能否,为三等:公勤廉干惠及民者为上,干事而无廉誉、清白而无治声者为次,畏懦贪猥为下。”
分類:廉洁声誉
《漢語大詞典》:清恪
廉洁恭谨。三国志·魏志·董昭传:“ 曹公 愍其守志清恪,离羣寡儔。”南史·梁吴平侯景传:“ 景 居州清恪,有威裁。”旧唐书·郑善果传:“汝先君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殉国。”
分類:廉洁恭谨
《漢語大詞典》:廉忠
廉洁忠诚。史记·鲁周公世家:“五年, 季文子 卒。家无衣帛之妾,廏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相三君。君子曰:‘ 季文子 廉忠矣。’”
分類:廉洁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