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庾薛

相关人物
庾信
 
薛道衡

参考典故
庾信哀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庾信传》
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武帝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寻徵为司宗中大夫。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托焉。唯王褒颇与信埒,自馀文人,莫有逮者。
《北史》卷三十六《薛辩传》附《薛道衡传》
子道衡,字玄卿。六岁而孤,专精好学。年十岁,讲左传,见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颇有词致,见者奇之。其后才名益著。齐司州牧、彭城王浟引为兵曹从事。尚书左仆射杨愔见而嗟赏,授奉朝请。吏部尚书陇西辛术与语,叹曰:「郑公业不亡矣!」河东裴谳目之曰:「鼎迁河朔,吾谓『关西孔子』,罕遇其人,今复遇薛君矣!」武成即位,兼散骑常侍,接对周、陈二使。武平初,诏与诸儒修定五礼,除尚书左外兵郎。陈使傅縡聘齐,以道衡兼主客郎接对之。縡赠诗五十韵,道衡和之,南北称美。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待诏文林馆,与范阳卢思道、安平李德林齐名友善。复以本官直中书省,寻拜中书侍郎,仍参太子侍读。齐后主之世,渐见亲用,与侍中斛律孝卿参预政事。道衡具陈备周之策,孝卿不能用。

例句

北朝荣庾薛,西汉盛严徐。 常衮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典故
庾悦吝子鹅

相关人物
刘毅(字希乐)
 
庾悦


《晋书》卷五十二《庾悦传》
初,毅家在京口,贫约过常,尝与乡曲士大夫往东堂共射。时悦为司徒右长史,暂至京,要府州僚佐共出东堂。毅已先至,遣与悦相闻,曰:「身久踬顿,营一游集甚难。君如意人,无处不可为适,岂能以此堂见让。」悦素豪,径前,不答毅语。众人并避之,唯毅留射如故。悦厨馔甚盛,不以及毅。毅既不去,悦甚不欢,俄顷亦退。毅又相闻曰:「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悦又不答。

例句

孔融不要留残脍,庾悦无端吝子鹅。 陆龟蒙 蔬食

典故
庾征西

相关人物
庾亮
 
殷浩


《晋书》卷七十三《庾亮传》
陶侃薨,迁亮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江、荆、豫三州刺史,进号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假节。亮固让开府,乃迁镇武昌。
《晋书》卷七十七《殷浩传》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人也。父羡,字洪乔,为豫章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致书者百馀函,行次石头,皆投之水中,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其资性介立如此。终于光禄勋。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与叔父融俱好老易。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三府辟,皆不就。征西将军庾亮引为记室参军,累迁司徒左长史。

例句

不遇庾征西,云谁展怀抱。 萧颖士 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之三

典故
一箑西风
  
元规拥上流
 
吹尘扇难障
 
团扇隔元规
 
尘埃污西风
 
尘满西风扇
 
庾亮尘
 
庾令尘
 
扇尘轻障
 
拥扇西风
 
无扇可障尘
 
王导举扇
 
羽扇障西尘
 
举扇毋我污
 
西风不胜尘
 
西风尘土
 
西风扇
 
遮扇尘
 
风尘休障

相关人物
庾亮
 
王导


《世说新语》下卷下《轻诋》
庾公权重,足倾王公。庾在石头,王在冶城坐。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元规尘污人!」
《晋书》卷六十五〈王导列传〉
于时庾亮以望重地逼,出镇于外。南蛮校尉陶称间说亮当举兵内向,或劝导密为之防。导曰:「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则如君言,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复何惧哉!」又与称书,以为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于是谗间遂息。时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导内不能平,常遇西风尘起,举扇自蔽,徐曰:「元规尘污人。」
《艺文类聚》卷六〈地部、州部、郡部·地部·尘〉
晋《郭子》曰:庾公名位渐重,足倾王公。时庾亮在石头,王公在城,忽风起扬尘,王公以扇拂之曰:「元规尘污人。」

简释

元规尘:喻高官权贵气势凌人,又泛指尘污。唐李白《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例句

扇举遮王导,樽开见孔融。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伏蒙仁恩俯赐披览奖逾其实

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李白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曹瞒曾堕周郎计,王导难遮庾亮尘。 殷尧藩 襄口阻风

物近刘舆招垢腻,风经庾亮污尘埃。 韩偓 驿步

典故
元规端委,幼舆丘壑

相关人物
司马绍(晋明帝)
 
谢鲲
 
庾亮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品藻〉~53~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曰:「鲲随王敦下,入朝,见太子于东宫,语及夕,太子从容问鲲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孰愈?』对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臣不如亮。纵意丘壑,自谓过之。』」
典故
元规清淡

相关人物
庾亮


《晋书》卷七十三〈庾亮列传〉~98~
亮携其三弟怿、条、翼南奔温峤,峤素钦重亮,虽在奔败,犹欲推为都统。亮固辞,乃与峤推陶侃为盟主。侃至寻阳,既有憾于亮,议者咸谓侃欲诛执政以谢天下。亮甚惧,及见侃,引咎自责,风止可观。侃不觉释然,乃谓亮曰:「君侯修石头以拟老子,今曰反见求耶!」便谈宴终日。亮啖薤,因留白。侃问曰:「安用此为?」亮云:「故可以种。」侃于是尤相称叹云:「非惟风流,兼有为政之实。」
典故
雉恭乘骑

相关人物
庾翼


《世说新语》中卷上《雅量》
庾小征西尝出未还。妇母阮是刘万安妻,与女上安陵城楼上。俄顷翼归,策良马,盛舆卫。阮语女:「闻庾郎能骑,我何由得见?」妇告翼,翼便为于道开卤簿盘马,始两转,坠马堕地,意色自若。

例句

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 李商隐 垂柳

典故
子山

相关人物
庾信

参考典故
庾信园


《周书》卷四十一《庾信传》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祖易,齐徵士。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起家湘东国常侍,转安南府参军。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陵及信,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累迁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为郢州别驾。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馀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来聘于我。

例句

玄成美价存,子山旧业传。 杜甫 赠李十五丈别

子山病起无馀事,只望蒲台酒一车。 皮日休 友人许惠酒以诗征之

托迹幸将王粲别,归心宁与子山同。 齐己 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

《國語辭典》:庾岭(庾嶺)  拼音:yǔ lǐng
山名。位于江西省大庾县南,五岭之一。为往来岭南、岭北间的交通要道,藏钨矿,岭上植梅。也称为「梅岭」、「大庾岭」。
《国语辞典》:庾信  拼音:yǔ xìn
人名。(西元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南朝梁新野人。梁元帝即位,任为右卫将军,后元帝使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信留长安,并任官;北周代魏,信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在北朝达二十七年,世称「庾开府」。庾信前期作品,文藻艳丽,与徐陵齐名,时称「徐庾体」;后期作品,常有乡关之思,风格一变为沉郁,语言清新。著有《庾开府集》。
《漢語大詞典》:庾郎
(1).指 北周 诗人 庾信 。 宋 姜夔 《齐天乐》词:“ 庾郎 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2).借指多愁善感之诗人。 清 纳兰性德 《念奴娇·宿汉儿邨》词:“牧马长嘶,征笳互动,併入愁怀抱;定知今夕, 庾郎 瘦损多少!”
(3).指 南朝 齐 庾杲之 。 杲之 为尚书驾部郎,家清贫,食唯有韮菹、生韮杂菜,人戏之曰“谁谓 庾郎 贫,食鮭常有二十七种。”三九二十七,音谐三韮。事见南齐书本传。 唐 陆龟蒙 《中酒赋》:“ 周子 之菘向晚, 庾郎 之薤初春。”
《骈字类编》:大庾
唐书地理志虔州南康郡县大庾江南东西路南抵大庾北际大江宋史地理志广州记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是谓五岭
《国语辞典》:庾亮  拼音:yǔ liàng
人名。(西元289~340)字元规,晋鄢陵人。明帝立,奉遗诏辅政,成帝朝为中书令,政事一决于亮,平苏峻之乱,拜征西将军,后代陶侃镇武昌,遥执朝政。时晋室偏安,亮力图恢复中原,未成而卒。
《漢語大詞典》:庾楼(庾樓)
(1).楼名。一名 庾公楼 ,在 江西 九江 。传说为 晋 庾亮 镇 江州 时所建,不足信。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四:“楼正对 庐山 之 双剑峯 ,北临 大江 ,气象雄丽…… 庾亮 尝为 江 荆 豫 州刺史,其实则治 武昌 。若 武昌 南楼 名 庾楼 ,犹有理,今 江州 治所,在 晋 特 柴桑县 之 湓口关 耳,此楼附会甚明。” 唐 白居易 《庾楼晓望》诗:“三百年来 庾楼 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2).泛指楼阁。 明 高明 《琵琶记·中秋望月》:“真珠帘捲, 庾楼 无限佳兴。”
《國語辭典》:仓庾(倉庾)  拼音:cāng yǔ
庾,露天积谷的场所。仓庾指储藏谷物的处所。唐。杜甫 暂往白帝复还东屯诗:「加餐可扶老。仓庾慰飘蓬。」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赋税仰我而输,仓庾仰我而实。」
《漢語大詞典》:元规尘(元規塵)
东晋 庾亮 ,字 元规 ,以国舅身,历仕三朝,一时权倾朝野,人多趋附。 王导 忿忿不平,遇西风尘起,辄举扇拂之曰:“ 元规 尘污人。”见《晋书·王导传》《世说新语·轻诋》。后用以喻逼人的气焰。 唐 李白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诗:“蹈海寧受赏,还山非问津。西来一摇扇,共拂 元规 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