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庭扬,仁宗庆历中以秘书丞通判陇州(《金石萃编》卷一三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2—1035 【介绍】: 宋仁宗后。应州金城人。天圣二年立为皇后,然颇见疏。尚、杨二美人俱得宠信,后数与之忿争,遂触怒仁宗,宦官阎文应因与帝谋废后,宰相吕夷简亦极力赞成。明道二年,诏以无子废之,封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居长乐宫。景祐元年,出居瑶华宫,又赐号金庭教主、冲静元帅。后帝念之,有意召还。二年,属小疾,遣文应挟医诊视,数日暴死。次年,追复皇后。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君俞(一○二五~一○七九),字庭佥,莆田(今属福建)人。举进士不第。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召试舍人院(《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一七),除抚州司户参军。历国子监直讲、太常寺主簿、真州军事推官、知润州金坛县。神宗熙宁十年(一○七七)召为崇文院校书(同上书选举三三之一四)。元丰二年,改馆阁校勘(同上书选举三三之一五),卒,年五十五。事见《山谷外集》卷八《黄庭佥墓志铭》、《宋元学案补遗》卷六。
王庭老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三年(1070)官两浙路提点刑狱公事。
王庭筠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三年(1070)任判尚书刑部。熙宁七年(1074)任京东东路提点刑狱公事。熙宁八年(1075)自缢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7—1094 【介绍】: 宋河南偃师人,字公掞。朱景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少从孙复学,后师事程颐,时称洛党之魁。历知数县,为庆州判官。神宗熙宁末,以言新法不便,为签书河阳判官。哲宗立,司马光荐为左正言。首请罢提举常平司及青苗、保甲等法,又劾新党章惇、蔡确等。累官给事中,后落职知亳州,徙潞州。
全宋诗
朱光庭(一○三七~一○九四),字公掞,偃师(今属河南)人,景子。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调万年主簿。神宗时签书河阳判官。哲宗即位,为左正言,除侍御史,再拜右谏议大夫、给事中。以集贤殿修撰出知亳州,岁馀徙知潞州。绍圣元年卒,年五十八。死后入元祐党籍。事见《范太史集》卷四三《集贤院学士知潞州朱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三三《朱景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一○
朱光庭(一○三七——一○九四),字公掞,河南偃师(今河南偃师)人。嘉祐二年进士及第,调万年主簿,历四县令。元丰八年,以司马光荐召为左正言,言事无所畏避。元祐元年,迁左司谏。二年,改左司员外郎,十月,迁太常少卿。四年,拜侍御史,为右谏议大夫。五年,迁给事中。乞补外,除集贤殿修撰、知同州,改亳州。六年正月召还,复为给事中。坐罪复落职守亳,岁馀,徙潞州,加集贤院学士。绍圣元年卒于任,年五十八。绍圣中入元祐党籍,追贬柳州别驾。徽宗立,复其官。著有《奏议》三卷。《宋史》卷三三三《朱景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齐州人,字得之。举进士。通判密州。守约而娶盲女,不为色动,深为苏轼感叹。神宗元丰间为朝请郎。后监太平观,老于庐山,以高寿终。
全宋诗
刘庭式,字得之,齐州(今山东济南)人。举进士。通判密州。神宗元丰间为朝请郎。后监太平观,老于庐山,以高寿终。事见《苏轼文集》卷六六《书刘庭式事》,《宋史》卷四五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杨庭杰,字子厚,眉州(今四川眉县)人。神宗元丰中进士,调石镜令。累官朝散大夫、知巴州(《金石苑》)。卒谥文安(《雪楼集》卷二四《跋静恭杨文安公庭杰遗事》)。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5—1105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叶县尉。神宗熙宁初,教授北京国子监,才能为文彦博所重。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哲宗立,累进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鄂州。章惇、蔡卞劾其所修《神宗实录》多诬,贬涪州别驾,黔州等安置。徽宗即位,起知太平州,复谪宜州。工诗词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论诗推崇杜甫,讲究修辞造句,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开创江西诗派。擅长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有《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全宋诗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乾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乾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系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𧦬《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系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迹、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赞、颂(其中多为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为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为第四十九卷。
词学图录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江西诗派宗主。宋宋四大书家之一。有《豫章集》、《山谷词》。
黄鹤楼志·人物篇
黄庭坚(1045—1105) 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哲宗时为校书郎,官至著作佐郎,被贬后出知宣州、鄂州,任涪州别驾,处世泊然不以迂谪为意。其诗立意曲深喜用典,以其格调独特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为江西诗派开山祖师。其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书家。有《山谷集》《豫章黄先生词》等。元祐年间(1086—1094),多次游览黄鹤楼及南楼,曾作《鄂州南楼书事》四首等。其中“江东湖北行画图,鄂州南楼天下无”为黄鹄山南楼自宋以来见称于世的名句。黄鹤楼古碑廊现存诸可权集黄庭坚墨迹字句摹刊而成的“‘燕蝶’联语碑”。
全宋文·卷二二七八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庶次子。英宗治平四年举进士第,调叶县尉。神宗熙宁五年除北京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改知吉州太和县,六年调监德州德平镇。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擢起居舍人、秘书丞等。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二年,新党谓其修《实录》「多诬」,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移戎州。元符三年徽宗即位,召还,旋又以文字罪除名,羁管宜州。崇宁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一。庭坚工诗,主学杜甫,开创江西诗派。善草书、行书,列宋四大家。著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外集》、《别集》、《遗文》、《山谷老人刀笔》、《山谷琴趣外篇》等。事迹见黄㽦《山谷年谱》、《宋史》卷四四四本传。
郭庭诲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六四
郭庭诲,绍圣间守信安。见《珊瑚网·书录》卷一《曹辅题右军二谢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广安军人,字才叔。哲宗元祐间进士。绍圣时,通判汉州。徽宗召擢右正言。数上封事,谓不必尽复神宗旧法,以司马光、吕公著为贤,又荐苏轼、苏辙可用。出通判陈州。在蜀与蔡京相善,及京还朝,欲引为己用,不肯往,京大恨,后列诸党籍。编管虢州,徙鼎、象州。久之复旧官。卒年五十七。追谥节悯。
全宋诗
张庭坚,字才叔,广安军(今四川广安)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清光绪《广安州新志》卷二三),调成都观察推官。绍圣中通判汉州。四年(一○九七),入为枢密院编修文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二),坐折简别邹浩免。徽宗即位,除著作佐郎,擢右正言。出通判陈州。崇宁二年(一一○三),以忤蔡京入党籍,除名勒停编管鼎州,八年,移象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七、八)。久之,复故官。卒年五十七。谥节悯(清咸丰《广安州志》卷四)。《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全宋文·卷二八六五
张庭坚,字才叔,广安军(今四川广安)人。元祐六年进士高第,调成都观察推官,为太学《春秋》博士。绍圣时通判汉州,四年入为枢密院编修文字。徽宗召对,除著作佐郎,擢右正言。言论深切,颇忤旨,出判陈州。蔡京欲引为己用,不肯往,京大恨,遂列诸党籍,编管虢州,再徙鼎州、象州。久之,复故官。卒,年五十七。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二,《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洛阳人,字德先。富弼子。能守家法,族里称贤。历官宗正丞、绛州通判等。徽宗时,除提举河北西路常平,辞。擢祠部员外郎,旋出知宿州。卒年六十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柳庭俊(?~一一二六),嘉兴(今属浙江)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权福建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三之七)。政和八年(一一一八)除经制司详议官(同上书刑法一之三○)。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以述古殿直学士知福州(《淳熙三山志》卷二二)。钦宗靖康元年死于乱军之中(《宋会要辑稿》刑法六之二四)。
巩庭宾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七八
巩庭宾,鉴子,大观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周炜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八九
周炜,字光庭,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元祐三年进士。历知徽、温、汾三州及兴化军,终中大夫。见《赤城志》卷三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