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35,分109页显示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5 76 77 78 下一页
摩度
摩诃迦叶度贫母经
遮犍度
调度
阎婆度
阎婆度处
阎婆叵度
济度
济度方便
檀度
覆藏犍度
瞻波犍度
杂犍度
药犍度
佛类词典(续上)
广六度行摩度
摩诃迦叶度贫母经
遮犍度
调度
阎婆度
阎婆度处
阎婆叵度
济度
济度方便
檀度
覆藏犍度
瞻波犍度
杂犍度
药犍度
广六度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广施,广戒,广忍,广精进,广一心,广智慧之称。
【佛学次第统编】
成具光明定意经云广六度行:
一、广施 旷大曰广,舍财曰施。谓行施者,既怀广大之心,应当知身非常,四大不净,会归败坏。知身既不我有,财物亦是虚幻,乃至世间万物,皆悉无常。由是观身非身,观物非物,纵心恣施,了无挂碍。复能广弘法施,开化愚蒙,故曰广施。
二、广戒 戒律也。戒品虽多,不出身口意之三业。谓或见众宝珍琦,凡诸可意之物,身虽贫乏,不妄贪取,或见细妙之色,内观朽烂,生厌离心,乃至不杀不盗不淫等,皆身戒也。或以恶言加已,乃至善言和语至诚而答,乃至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皆口戒也。复能思惟生死,常怀解脱,又能修习道品之要,深入无为之理,乃至不贪不瞋不痴等,皆意戒也。修行之人,于此三业之戒,自既坚持不犯,复能展转化他,广弘戒法,故曰广戒。
三、广忍 忍者耐也。谓菩萨修行之时,若人骂詈,知其从声而出,于此观了,言语性空,意亦如是。视诸惭辱,空无所有,如此则瞋恚不生。忍行可进,身既能尔,复能展转化他,令行忍辱,故曰广忍。
四、广精进 谓菩萨修行道品,当勤精进,节其饮食,除于睡卧,晨夜惺惺,莫令怠惰。乃至为人广说法要,不以为烦,开教愚顽,不辞劳倦。自既能尔,复能展转化他,令其精进,故曰广精进。
五、广一心 一心者,心不杂乱也。谓菩萨修行禅定之时,一心寂静,离诸散乱。于孝事父母,尊敬师友,断爱远俗,空闲寂寞,皆当专一其心。乃至多欲多诤,多作多恼,或誉或毁,或利或失,于是等处,并当专一其心,不挠不动。自既能尔,复能展转化他,于一切时处,皆一其心,故曰广一心。
六、广智慧 智慧者,照了万法,通达无碍也。谓菩萨修行之时,若堕见闻,则有一切尘境所蔽,当以智慧一一照了,观其所起,察其所灭。处爱欲中,心在道品之藏;寄浊恶界,心游清净之乡;入险隘路,心思方便之道;故能绝三界之妄想,證涅槃之真空。自既能尔,复能展转化他,令修智慧,故曰广智慧。
(术语)广施,广戒,广忍,广精进,广一心,广智慧之称。
【佛学次第统编】
成具光明定意经云广六度行:
一、广施 旷大曰广,舍财曰施。谓行施者,既怀广大之心,应当知身非常,四大不净,会归败坏。知身既不我有,财物亦是虚幻,乃至世间万物,皆悉无常。由是观身非身,观物非物,纵心恣施,了无挂碍。复能广弘法施,开化愚蒙,故曰广施。
二、广戒 戒律也。戒品虽多,不出身口意之三业。谓或见众宝珍琦,凡诸可意之物,身虽贫乏,不妄贪取,或见细妙之色,内观朽烂,生厌离心,乃至不杀不盗不淫等,皆身戒也。或以恶言加已,乃至善言和语至诚而答,乃至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皆口戒也。复能思惟生死,常怀解脱,又能修习道品之要,深入无为之理,乃至不贪不瞋不痴等,皆意戒也。修行之人,于此三业之戒,自既坚持不犯,复能展转化他,广弘戒法,故曰广戒。
三、广忍 忍者耐也。谓菩萨修行之时,若人骂詈,知其从声而出,于此观了,言语性空,意亦如是。视诸惭辱,空无所有,如此则瞋恚不生。忍行可进,身既能尔,复能展转化他,令行忍辱,故曰广忍。
四、广精进 谓菩萨修行道品,当勤精进,节其饮食,除于睡卧,晨夜惺惺,莫令怠惰。乃至为人广说法要,不以为烦,开教愚顽,不辞劳倦。自既能尔,复能展转化他,令其精进,故曰广精进。
五、广一心 一心者,心不杂乱也。谓菩萨修行禅定之时,一心寂静,离诸散乱。于孝事父母,尊敬师友,断爱远俗,空闲寂寞,皆当专一其心。乃至多欲多诤,多作多恼,或誉或毁,或利或失,于是等处,并当专一其心,不挠不动。自既能尔,复能展转化他,于一切时处,皆一其心,故曰广一心。
六、广智慧 智慧者,照了万法,通达无碍也。谓菩萨修行之时,若堕见闻,则有一切尘境所蔽,当以智慧一一照了,观其所起,察其所灭。处爱欲中,心在道品之藏;寄浊恶界,心游清净之乡;入险隘路,心思方便之道;故能绝三界之妄想,證涅槃之真空。自既能尔,复能展转化他,令修智慧,故曰广智慧。
摩度
【佛学大辞典】
(饮食)(参见:苏蜜)
(饮食)(参见:苏蜜)
摩诃迦叶度贫母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迦叶度最贫之老母,使生于天,天帝释化为贫人,以供养迦叶。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迦叶度最贫之老母,使生于天,天帝释化为贫人,以供养迦叶。
遮犍度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不使有罪科之比丘居于僧中。说举罪不可不具备五德等。见四分律四十八。
(书名)不使有罪科之比丘居于僧中。说举罪不可不具备五德等。见四分律四十八。
调度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调养身之一切资具也。度者器物各自之度量。行事钞钵器篇注曰:「房舍众具五行调度。」资持记曰:「谓调养具度,即众物之通名。」
(术语)调养身之一切资具也。度者器物各自之度量。行事钞钵器篇注曰:「房舍众具五行调度。」资持记曰:「谓调养具度,即众物之通名。」
阎婆度
【佛学大辞典】
(畜生)苦地狱罪人之鸟名。往生要集上本引正法念经十三曰:「有恶鸟身大如象,名曰阎婆。觜利生炎,执罪人遥上空中。东西游行,然后放之。如石堕地,碎为百分。」
(畜生)苦地狱罪人之鸟名。往生要集上本引正法念经十三曰:「有恶鸟身大如象,名曰阎婆。觜利生炎,执罪人遥上空中。东西游行,然后放之。如石堕地,碎为百分。」
阎婆度处
【佛学大辞典】
(界名)十六眷属地狱之一。阎婆度鸟所居之处。见往生要集上本。
(界名)十六眷属地狱之一。阎婆度鸟所居之处。见往生要集上本。
阎婆叵度
【佛学大辞典】
(界名)阎婆度也。与阎婆度处项同。正法念经十三曰:「阎婆叵度。」
(界名)阎婆度也。与阎婆度处项同。正法念经十三曰:「阎婆叵度。」
济度
【佛学大辞典】
(术语)众生沈居生死海,济而渡于彼岸也。度者渡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终不以小乘济度众生。」
【佛学常见辞汇】
以佛法救济超度众生。
(术语)众生沈居生死海,济而渡于彼岸也。度者渡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终不以小乘济度众生。」
【佛学常见辞汇】
以佛法救济超度众生。
济度方便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方便为方法便宜之义。即所谓手段。佛救济众生之手段也。
(术语)方便为方法便宜之义。即所谓手段。佛救济众生之手段也。
檀度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度之一。檀波罗蜜也。檀为施与之义,波罗蜜为度之义,谓度生死之行法也。施与为可度生死而到涅槃之一行法。
【佛学常见辞汇】
布施度,是六度之一。
(术语)六度之一。檀波罗蜜也。檀为施与之义,波罗蜜为度之义,谓度生死之行法也。施与为可度生死而到涅槃之一行法。
【佛学常见辞汇】
布施度,是六度之一。
覆藏犍度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十犍度之一。明治覆藏过失罪之章篇。四分律所说。
(术语)二十犍度之一。明治覆藏过失罪之章篇。四分律所说。
瞻波犍度
【佛学大辞典】
(术语)Campa%khanda,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佛在瞻波国如羯磨法明非之篇章名。见四分律四十四。
(术语)Campa%khanda,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佛在瞻波国如羯磨法明非之篇章名。见四分律四十四。
杂犍度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八犍度)。【又】二十犍度之一。四分律五十一卷以下三卷说规定修道资具之章也。
【三藏法数】
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馀、无馀涅槃等法不一,故名杂犍度。(四善根者,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即四加行也。四圣果者,谓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有馀涅槃者,谓四果罗汉虽烦恼惑尽,尚馀身智未灭也。无馀涅槃者,谓惑障既尽,身智亦灭,无有馀也。)
(术语)(参见:八犍度)。【又】二十犍度之一。四分律五十一卷以下三卷说规定修道资具之章也。
【三藏法数】
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馀、无馀涅槃等法不一,故名杂犍度。(四善根者,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即四加行也。四圣果者,谓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有馀涅槃者,谓四果罗汉虽烦恼惑尽,尚馀身智未灭也。无馀涅槃者,谓惑障既尽,身智亦灭,无有馀也。)
八犍度
【佛学大辞典】
(名数)阿毗昙八犍度论所说八种之犍度也。(参见:犍度)下。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杂犍度,杂说四善根,四圣果,有馀涅槃,无馀涅槃等法,故名。二、结使犍度,结使者,烦恼之异名也。说三结,五盖,五上分结,五下分结等,乃至百八烦恼,故名。三、智犍度,智者智慧也。说二智,三慧,四智,八智,十智等,故名。四、行犍度,说身口意三业之所行,三业道,乃至十善十恶之业行,故名。五、大犍度,说地水火风四大能造所造之法,故名。六、根犍度,说眼等之五根,六根,乃至二十二根等,故名。七、定犍度,说四禅,八定等之禅定,故名。八、见犍度,说断定之二见,乃至六十二见等,故名。见八犍度论。
【三藏法数】
(出八犍度论)
梵语犍度,华言法聚。谓佛弟子迦旃延以诸法门,各从其类,分为八聚,故名八犍度论。(梵语迦旃延,华言不定。佛十大弟子中之一也。)
〔一、杂犍度〕,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馀、无馀涅槃等法不一,故名杂犍度。(四善根者,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即四加行也。四圣果者,谓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有馀涅槃者,谓四果罗汉虽烦恼惑尽,尚馀身智未灭也。无馀涅槃者,谓惑障既尽,身智亦灭,无有馀也。)
〔二、结使犍度〕,结,即缠缚。使,即驱役也。谓三结、五盖、上五分、下五分等惑,总而言之,不出百八烦恼也。因此烦恼惑业缠缚驱役,行人心神流转三界,故名结使犍度。(三结者,身见结、戒取结、疑结也。五盖者,贪盖、瞋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也。上五分者,色界、无色界之惑也:一色爱、二无色爱、三掉、四慢、五无明也。下五分者,欲界之惑也:一贪、二瞋、三身见、四戒取、五疑也。百八烦恼者,谓眼等六根对色等六尘,于六尘中,各分好、恶、平三种,则成十八。此好、恶、平三种,于六根中各生三受,复成十八。是则,六根、六尘共成三十六。更约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各有上之三十六种,总成一百八烦恼也。)
〔三、智犍度〕,智,即智慧。谓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之人,因修戒定慧道品,断除惑障,所发无漏之智慧也。(初果,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二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三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四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四、行犍度〕,行,即身、口、意三业所起善恶诸行也。善行者,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不贪、瞋、痴。恶行者,身行杀、盗、淫,口起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起贪、瞋、痴,故名行犍度。
〔五、四大犍度〕,四大,即地、水、火、风也。以其无处不有称之为大。约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论四大所造善色、恶色,故名四大犍度。
〔六、根犍度〕,根,即六根、五根等法,约四果及三世而说,故名根犍度。(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五根者,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即声闻之人所修之法也。)
〔七、定犍度〕,定,即欲界天定、色界天定、无色界天定及声闻、缘觉所修之定,种种不同,故名定犍度。
〔八、见犍度〕,见,即凡夫外道断常二见及六十二见等种种不同,故名见犍度。(断见者,外道妄计此身灭已更不再生也。常见者,妄计此身虽灭,后报复生也。六十二见者,外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法中,每一阴起四种邪见,五阴各四,则成二十见。约三世论之,则成六十见,此六十见以断常二见为根本,总成六十二也。)
(名数)阿毗昙八犍度论所说八种之犍度也。(参见:犍度)下。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杂犍度,杂说四善根,四圣果,有馀涅槃,无馀涅槃等法,故名。二、结使犍度,结使者,烦恼之异名也。说三结,五盖,五上分结,五下分结等,乃至百八烦恼,故名。三、智犍度,智者智慧也。说二智,三慧,四智,八智,十智等,故名。四、行犍度,说身口意三业之所行,三业道,乃至十善十恶之业行,故名。五、大犍度,说地水火风四大能造所造之法,故名。六、根犍度,说眼等之五根,六根,乃至二十二根等,故名。七、定犍度,说四禅,八定等之禅定,故名。八、见犍度,说断定之二见,乃至六十二见等,故名。见八犍度论。
【三藏法数】
(出八犍度论)
梵语犍度,华言法聚。谓佛弟子迦旃延以诸法门,各从其类,分为八聚,故名八犍度论。(梵语迦旃延,华言不定。佛十大弟子中之一也。)
〔一、杂犍度〕,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馀、无馀涅槃等法不一,故名杂犍度。(四善根者,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即四加行也。四圣果者,谓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有馀涅槃者,谓四果罗汉虽烦恼惑尽,尚馀身智未灭也。无馀涅槃者,谓惑障既尽,身智亦灭,无有馀也。)
〔二、结使犍度〕,结,即缠缚。使,即驱役也。谓三结、五盖、上五分、下五分等惑,总而言之,不出百八烦恼也。因此烦恼惑业缠缚驱役,行人心神流转三界,故名结使犍度。(三结者,身见结、戒取结、疑结也。五盖者,贪盖、瞋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也。上五分者,色界、无色界之惑也:一色爱、二无色爱、三掉、四慢、五无明也。下五分者,欲界之惑也:一贪、二瞋、三身见、四戒取、五疑也。百八烦恼者,谓眼等六根对色等六尘,于六尘中,各分好、恶、平三种,则成十八。此好、恶、平三种,于六根中各生三受,复成十八。是则,六根、六尘共成三十六。更约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各有上之三十六种,总成一百八烦恼也。)
〔三、智犍度〕,智,即智慧。谓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之人,因修戒定慧道品,断除惑障,所发无漏之智慧也。(初果,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二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三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四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四、行犍度〕,行,即身、口、意三业所起善恶诸行也。善行者,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不贪、瞋、痴。恶行者,身行杀、盗、淫,口起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起贪、瞋、痴,故名行犍度。
〔五、四大犍度〕,四大,即地、水、火、风也。以其无处不有称之为大。约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论四大所造善色、恶色,故名四大犍度。
〔六、根犍度〕,根,即六根、五根等法,约四果及三世而说,故名根犍度。(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五根者,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即声闻之人所修之法也。)
〔七、定犍度〕,定,即欲界天定、色界天定、无色界天定及声闻、缘觉所修之定,种种不同,故名定犍度。
〔八、见犍度〕,见,即凡夫外道断常二见及六十二见等种种不同,故名见犍度。(断见者,外道妄计此身灭已更不再生也。常见者,妄计此身虽灭,后报复生也。六十二见者,外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法中,每一阴起四种邪见,五阴各四,则成二十见。约三世论之,则成六十见,此六十见以断常二见为根本,总成六十二也。)
药犍度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十犍度之第七。四分律四十二就时药非时药七日药尽形寿药等细说之。药犹言食。
(书名)二十犍度之第七。四分律四十二就时药非时药七日药尽形寿药等细说之。药犹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