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六度譬喻
【佛学大辞典】
(杂语)智慧为母,布施为乳母,戒为养母,忍辱为庄严具,精进为养育者,禅定为浣濯。见华严经。
六度满相
【佛学大辞典】
(杂语)修六度各有满时。尸毗王代鸽者,布施之满也。普明王舍国者,戒之满也。羼提仙人割肉无恨者,忍之满也。大施太子抒海并赞佛者,精进之满也。尚阇梨鹊巢顶上者,禅定之满也。劬嫔大臣分地息诤者,智之满也。见俱舍论十八,辅行三之二,观音玄记下,四教仪。
六度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之略名。又六度集经之略名。
六度集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参见:上)
六度无极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波罗蜜也。波罗蜜旧译为度,或译为度无极。菩萨六度之行法无穷极,故曰度无极。
六度无极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六度集经之异名。
六度六譬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六度)
六度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其意一也。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仁王经上曰:「六度四摄一切行。」(参见: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别真理也,此六度为万行之总体。前五为福行,后一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證理,渡生死海也。
【佛学常见辞汇】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瞋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请参见附表。



┌───────────────────┐
6   5   4   3   2   1
般   禅   精   忍   持   布
若   定   进   辱   戒   施
│   │   │   │   │   │
┌┴┐ ┌┴┐ ┌┴┐ ┌┴┐ ┌┴┐ ┌┴┐
一法生 意口身 求修断 无法生 饶摄律 无法财
切空空 定定定 化精精 生忍忍 益善仪 畏施施
智智智     精进进 法   有法戒 施
智       进   忍   情戒

└┬┘ └┬┘ └┬┘ └┬┘ └┬┘ └┬┘
│   │   │   │   │   │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愚   散   懈   瞋   毁   悭
痴   乱   怠   恚   犯   贪
【佛学次第统编】
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密。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密。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密。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毗梨耶波罗密。不乱不昧故,应具足禅波罗密。于一切法不著故,应具足般若波罗密。」
【三藏法数】
(出六度集经)
〔一、檀那〕,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施有二种:一者财施,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及一切资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谓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转为他说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性善。谓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此据义而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又翻为戒,谓戒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也。
〔三、羼提〕,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不生嗔恚忧愁也。
〔四、毗梨耶〕,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谓若勤修善法,行道礼诵,与夫讲说,不自放逸也。二者心精进,谓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
〔五、禅那〕,梵语禅那,华言静虑。专心歛念,守一不散之谓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谓色界、无色界、凡夫所修禅也。二者出世间禅,谓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禅也。
〔六、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
中印度诸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玄奘西域记曰:「中印度诸国曰波理夜呾罗,曰秣菟罗(原注亦谓三波诃),曰萨他尼湿伐罗,曰窣禄勒那,曰秣底补罗,曰瞿毗霜那,曰垩醯掣呾罗,曰毗罗删拿,曰劫比他(原注旧谓僧伽舍),曰羯若鞠阇,曰阿踰陀,曰阿耶穆祛,曰钵罗耶迦,曰憍赏弥(原注旧谓拘睒弥),曰鞞索迦,曰室罗伐悉底(原注旧谓舍卫),曰劫比罗伐窣堵(原注旧曰迦毗罗卫),曰蓝摩,曰拘尸那揭罗,曰婆罗痆斯,曰战主,曰吠舍釐(原注旧曰毗舍离),曰尼波罗,曰摩揭陀(原注旧曰摩迦陀,又曰摩竭提),曰伊烂拿钵伐多,曰瞻波,曰羯朱嗢祇罗(原注彼俗言羯蝇羯罗),曰奔那伐潬那,曰憍萨罗,曰摩醯湿伐罗补罗,凡三十国。」
化度
【佛学大辞典】
(术语)教化济度众生也。
化度寺碑
【佛学大辞典】
(杂名)即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唐李百药制文。欧阳询所书。为率更得意之笔。所谓直木曲铁法也。其石宋时已亡。今所传拓本多翻刻者。
四度加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四度加行者,密法之传授,分为四番,复续之为一,皆传之法也。此事非上古之正规,乃末法之略式。四度者:一十八道,二胎藏,三金刚,四护摩也。论其次第,其初皆为十八道,其馀三度,次第不同。或依胎,金,护摩之次第,或依胎,护摩,金之次第,或依金,胎,护摩之次第,而授与之。授与四度加行,后有传法灌顶之授与。其日数,先就十八道而言,其为十八道禀受,于前行一百日间,使写十八道次第,已后,受者蒙次第之传授而谙诵之,又教以印结之方而谙练之,其间又一百日。最后之三七日乃为十八道之正行,其馀三度之传授,亦如此,各二百日,统合为八百日,由是传法灌顶之前行等,又二百日,前后共一千日,事乃毕。是乃四度加行创设当时诸流一般之通规也。其后阿阇梨简略日数,诸流均于百九十九日内满足四度。十八道前行五十日,其次一七日为十八道之正行,其次五十日为金之前行,次七日为金之正行,次五十日为胎之前行,次七日为胎之正行,次三七日为护磨之前行,次七日为护磨之正行,共经百九十九日也。更有减一度之行为三七日即满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家传授十八道,金刚界,胎藏界。护摩等四法之四度修行也。(参见:四度加行本)
四度行用
【佛学大辞典】
(书名)记四度加行之次第者也。又名次第。
四度传授
【佛学大辞典】
(杂语)四度加行之传授也。
末田底迦度龙罽宾国
【佛学大辞典】
(故事)佛尝记曰:我涅槃之后,有末田底迦阿罗汉,于罽宾国安人弘扬佛法。如来寂灭后五十年,阿难弟子有末田底迦,闻佛记大喜,便来此国,宴坐大山岭,现大神变。龙见而深信问所须,阿罗汉曰:愿于地内得容膝地。龙王缩水奉施,罗汉以神通广身,龙王纵缩水,池空水尽。龙翻请地于阿罗汉,于此西北留一池。龙王曰:五百罗汉常受我供,欲至法尽,若法尽后,还以此国为居地。末田底迦许之。见阿育王经七,毗奈耶杂事四十,善见律六,西域记三。
末度迦
【佛学大辞典】
(植物)Madhuka,果名。(参见: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