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后汉文·卷二十七
本传作「宋均」,写刻误。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建武中,为郎,补辰阳长,以祖母忧去官。后为谒者,监伏波将军马援军,迁上蔡令,拜九江太守。永平初,迁东海相,坐法免。征拜尚书令,迁司隶校尉,出为河内太守,以疾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 【介绍】: 东汉南阳安众人,字叔庠。光武帝时,以父任为郎,调补辰阳长,立学校,禁淫祀。后为谒者,监伏波将军马援军,招降武陵蛮。迁九江太守。明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坐法免官。七年,征拜尚书令,迁司隶校尉,出为河内太守。为政宽厚,能得民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巴氐宕渠人,字玄序。巴氐族。李特弟。晋惠帝元康间拜中军骑督,称疾去官。性任侠,好济人,州党争附之。与六州流人避难入蜀,营护振施,大收众心。益州刺史赵廞器重之,委以心膂之任。以平叛羌功,拜威寇将军。廞又忌而杀之,时年五十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9—520 【介绍】: 南朝梁吴兴故鄣人,字叔庠。武帝天监初,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日与赋诗,文体清拔有古气,时称“吴均体”。官至奉朝请。撰《齐春秋》,武帝以其书不实,书焚官免。寻又奉命撰《通史》,未竟而卒。有《后汉书注》、《十二州记》等。明人辑有《吴朝请集》。
全梁文·卷六十
均一作筠,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天监初为郡主簿,历建安王伟记室,补国侍郎兼府城局,还徐奉朝请,有范晔《后汉书注》九十卷,《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唐先贤传》五卷,《续文释》五卷,集二十卷。
崔庠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文序。崔长文从弟。有干用。初为侍御史、给事中,频使高丽,转步兵校尉,累迁相州刺史、河阴、洛阳令,以强直称。迁东郡太守。元颢逼郡界,拒不从命,弃郡还乡里。孝庄帝还宫,赐爵平原伯。拜颍川太守,有政绩。孝武帝永熙初,为东徐州刺史,后为城民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6或767—828或829 【介绍】: 唐扶风平陵人,字胄卿。窦群弟。释褐国子主簿。吏部侍郎韩皋出镇武昌,辟为推官。皋移镇浙西,奏庠为节度副使、殿中侍御史。德宗贞元中出为信、婺二州刺史。平生工文,著述亦多,与兄窦常、窦牟、窦群、弟窦巩合著《窦氏联珠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828? 字胄卿,排行五,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郡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父叔向,有诗名。德宗贞元中任商州从事。顺宗永贞元年(805)任武昌节度副使,宪宗元和三年(808)改浙西观察副使。累历泽州刺史、登州刺史。穆宗长庆二年(822)任东都留守判官,改信、婺二州刺史。约卒于文宗大和二年(828)。生平见褚藏言《窦庠传》,新、旧《唐书·窦群传》附传。庠有诗名,褚藏言称其“为五字诗,颇得其妙”(《窦庠传》)。今存《窦氏联珠集》5卷,收庠与兄常、牟、群,弟巩诗各1卷。《全唐诗》收入。
唐诗汇评
窦庠(约767一约828),字胄卿,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初应进士举,后罢举为金商防御使判官,授国子主簿。永贞元年,韩皋镇武昌,辟为节度推官,权知岳州。元和三年,皋移镇润州,庠亦随之,为殿中侍御史,度支副使。迁漳州刺史。七年,范传正奏为宣歙团练副使,历奉天令、登州刺史。长庆中,韩皋留守东都,奏为汝州味御判官。后迁信州刺史。大和初,转婺州,卒。大中中,褚藏言编庠兄弟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今存。《全唐诗》存诗二十一首。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庠)平生工文甚苦,著述亦多,今并传之。
《唐人绝句精华》
庠为五字诗,颇得其妙。
薛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蒙志。穆宗时擢进士第。时李宗闵典贡举,取庠及唐冲、袁都等,皆知名之士,世谓之“玉笋”。
独孤庠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字贤府。独孤郁子。十岁丧父,闻呼父官及吊客来,辄号恸几绝。后举进士,仕至尚书丞。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里不详。初任河南府掾,充考试官,曾作诗送张晔赴举。懿宗咸通十一年(870)任鄂州观察判官。《千唐志斋藏志》收李夷遇撰《张晔墓志》附载其事迹,录其诗1首(不全)。《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920 【介绍】: 唐末五代时人,字博雅。初仕唐为龙州司仓。王建为利州刺史,以客从。以多谋佐建,得奄有两川。累官御史中丞。前蜀建,王建武成三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司徒。王衍践阼,内给事王廷绍用事,切谏不听。乾德元年,领武平军节度使。未几,病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55?—920? 庠,又作详,因犯后蜀孟知祥讳,后人改其名为博雅。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僖宗光启中,为龙州司仓参军。后为王建幕客。建取两川,多用其策,遂奏授庠为观察判官。后出知渝州,诏加节度判官,迁嘉州刺史。前蜀建国,召拜成都尹,迁御史中丞。武成三年(910),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主时,进司徒、同平章事,出为永平军节度使、云南安抚使。卒年66岁。生平见《资治通鉴》卷二六七、卷二七〇,《九国志》卷六,《十国春秋》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陈道庠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 【介绍】: 五代时端州人。南汉刘玢时,官指挥使。光天元年,越王弘昌、循王弘杲讨张遇贤,兵败被围,赖道庠力战乃免,益见亲信。二年,承晋王弘熙旨引力士五人献角抵技于长春宫,乘帝醉,拉杀之。刘晟(弘熙)即位后,因故遭族诛。
魏庠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三四
魏庠,太平兴国六年九月知信州。端拱元年为户部郎中,出使交阯。淳化元年四月丁未,充卫尉少卿。二年,与柴成务同知京朝官考课。四年六月,以右谏议大夫知给事中事,九月为左谏议大夫。咸平三年正月为御史中丞,六年五月,坐罚知河南州断狱失入,以刑部侍郎责授卫尉卿。景德四年五月为工部侍郎。大中祥符元年八月任礼部侍郎。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一、职官五九之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五四,《宋史》卷二七六、三○六、四八八。
张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永新人,字元道,号白云先生。博通经书。著《斥蠹》、《正言》二书以折佛老,作《玄经图》以推五行六度之秘。郑獬、吴处厚、钱明逸辈皆师事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长善。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博学强记,超敏过人。初至京师就举国子监、开封府、礼部皆第一,名动京城。所作程文,中外传诵。归江南后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6—1066 【介绍】: 宋安州安陆人,徙开封雍丘,初名郊,字伯庠,后改字公序。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第一。累迁翰林学士。宝元二年,除参知政事。与宰相吕夷简论事不合,出知扬州、郓州。复入参政,改枢密使。皇祐元年拜相。三年,为谏官包拯奏劾不戢子弟,无所建明,出知河南府。旋加使相,充枢密使,封莒国公。英宗即位,改封郑国公,请老致仕。与弟宋祁俱以文学名,时称“二宋”。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谬。卒谥元宪。有《国语补音》、《宋元宪集》等。
全宋诗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历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为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谥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为《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圭《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一六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初名郊,字伯庠,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第一,擢大理评事、同判襄州。累迁左正言、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入翰林为学士。宝元二年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因与宰相吕夷简不和,出知扬州,徙郓州。庆历五年复除参知政事,八年除尚书工部侍郎,充枢密使。皇祐元年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以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徙河阳,再充枢密使,封莒国公,出判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封郑国公,判亳州。治平三年卒,谥元宪。与弟祁以文学名擅天下,著《国语补音》(存)、《纪年通谱》、《掖垣丛志》、《谈苑》等,有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