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刘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庠,字养吾,锦衣卫校籍湖广承天府钟祥县人。湖广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会试第二百三十五名,三甲第八十九名进士。曾任直隶永平府知府。升山东副使,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升左参政,总部京粮,带顺永保河四府,三年正月升四川按察使,五年正月升本省右布政使,六年八月进左布政,九年六月升应天府府尹,十年二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十二年正月升南京兵部右侍郎。

人物简介

维基
周曰庠,字文所,江西临川县人。江西壬午科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进士,仕至大理寺卿。
黄宗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宗庠(1609年5月26日—?年),字仪庭,山东莱州府胶州即墨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祯九年丙子科中式山东乡试第七十名举人,崇祯十六年癸未科会试礼记房,中式第390名,殿试三甲149名,吏部观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长庠,范昌人,雍乾间诸生。
洪上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0 【介绍】: 清安徽歙县人,字序也。官两淮运判。好学工书,每日挥毫不倦。尤擅篆隶。
庄心庠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庄心,广东番禺县人,晚清官员。进士出身。庄心庠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九十四名进士,与张之万、李鸿章、沈葆桢等同年。官至永绥同知。
赵继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赵继学,原名勉斋,字仲庠,号次斋,贵州贵阳人,进士出身。
刘庠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4—1901 【介绍】: 清江西南丰人,字慈民,号钝叟。咸丰元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历主徐州云龙、海州敦善、清江浦崇实各书院,先后三十余年。教人以勤学笃行为主。曾手写《十三经》,自号写十三经老人。有《俭德堂文集》、《紫芝丹荔房诗集》、《说文蒙求》等。
宋承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00 【介绍】: 清江苏华亭人,字养初。光绪四年举人。充总理衙门章京。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八国联军陷京时,服毒卒。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尤翔,原名志庠,字墨君,号黑子,江苏吴县人。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凤石,号云洒,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父早逝,家穷,全靠寡母做针线度日,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历官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八国联军事起,将仅存六十四册《永乐大典》运回府中。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民国成立,担任溥仪的师傅。民国四年(1915年)9月26日逝世。谥文端。工书法,擅行楷,意近欧、虞。
维基
陆润(1841年—1915年9月26日),字凤石,号云洒,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民国废并入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状元。
彭諟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彭諟庠,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二甲22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陈煜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煜庠,广东省广州府花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01名。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郑以庠(?~?),字养斋,新竹人。光绪年间(1875~1895)台北府廪学生。乙未(1895)割台时,西渡厦门。后返台,为竹社社员〖参考郑鹏云《新竹县志初稿》〗。(施懿琳撰)
全台诗
郑以庠(1869~1937)〖张子文等撰《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谓郑以庠生卒年为1873~1939。然大正七年(1918)《台湾日日新报》有数首〈寿养斋竹社长五十〉诗,郑以庠亦有多首和诗,由此推算,其生年应为1869年。此外,据陈琬琪《张纯甫儒学思想研究》考据,郑以庠卒于1937年12月12日,享寿六十九(政大中文系国文教学硕士论文,2004年1月,页247),此亦可推算郑氏生年应在1869年。至于卒年,张子文认为应在昭和十四年(1939),且谓是年郑氏曾邀集全台诗人举行「五州联吟会」。查《台湾日日新报》,全岛诗人大会于1937年以后已停止未活动,1939年之说应有误。此处姑采陈琬琪说,将卒年定在1937年。〗,谱名安国,号养斋、蜕窝,新竹人。为乡先贤郑用鉴之孙,因家学渊源,幼年即入台北府学就读。乙未割台,内渡泉州原籍,不久又回竹堑,此后闭门读书,不问世事,有「高士」雅名。曾任「台湾文社」理事,为新竹「竹梅吟社」成员、「竹社」社长。「竹社」经常与台北「瀛社」、桃园「桃社」三社联吟,每逢该社值东,往往于郑氏家宅「北郭园」举行集会,蔚为盛况。郑以庠曾历沧桑之变,诗多感伤,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新竹市志。人物志》谓其著有《拾翠园诗稿》,恐误〖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新竹市志。人物志》皆谓郑以庠有《拾翠园诗稿》。查「拾翠园」为新竹人士曾宽裕的庭园,《台湾日日新报》上有新竹林幼侯〈题曾君拾翠园〉、樱井儿山〈曾君宽裕招饮拾翠园席上赋此〉,曾宽裕亦有和诗〈喜儿山先生辱小园〉。林钟英有诗〈赠宽裕芸兄〉,注云:「宽裕君园名拾翠。」由此看来,王国璠之说,恐须再考索。〗。今郑氏诗作据《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师友风义录》、《台阳诗话》、《诗报》、《台海击钵吟集》、《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等报刊合集编辑校录。(翁圣峰撰)
全台诗
郑以庠(1869~1937)〖张子文等撰《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谓郑以庠生卒年为1873~1939。然大正七年(1918)《台湾日日新报》有数首〈寿养斋竹社长五十〉诗,郑以庠亦有多首和诗,由此推算,其生年应为1869年。此外,据陈琬琪《张纯甫儒学思想研究》考据,郑以庠卒于1937年12月12日,享寿六十九(政大中文系国文教学硕士论文,2004年1月,页247),此亦可推算郑氏生年应在1869年。至于卒年,张子文认为应在昭和十四年(1939),且谓是年郑氏曾邀集全台诗人举行「五州联吟会」。查《台湾日日新报》,全岛诗人大会于1937年以后已停止未活动,1939年之说应有误。此处姑采陈琬琪说,将卒年定在1937年。〗,谱名安国,号养斋、蜕窝,新竹人。为乡先贤郑用鉴之孙,因家学渊源,幼年即入台北府学就读。乙未割台,内渡泉州原籍,不久又回竹堑,此后闭门读书,不问世事,有「高士」雅名。曾任「台湾文社」理事,为新竹「竹梅吟社」成员、「竹社」社长。「竹社」经常与台北「瀛社」、桃园「桃社」三社联吟,每逢该社值东,往往于郑氏家宅「北郭园」举行集会,蔚为盛况。郑以庠曾历沧桑之变,诗多感伤,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新竹市志。人物志》谓其著有《拾翠园诗稿》,恐误〖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新竹市志。人物志》皆谓郑以庠有《拾翠园诗稿》。查「拾翠园」为新竹人士曾宽裕的庭园,《台湾日日新报》上有新竹林幼侯〈题曾君拾翠园〉、樱井儿山〈曾君宽裕招饮拾翠园席上赋此〉,曾宽裕亦有和诗〈喜儿山先生辱小园〉。林钟英有诗〈赠宽裕芸兄〉,注云:「宽裕君园名拾翠。」由此看来,王国璠之说,恐须再考索。〗。今郑氏诗作据《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师友风义录》、《台阳诗话》、《诗报》、《台海击钵吟集》、《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等报刊合集编辑校录。(翁圣峰撰)
吴眉孙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吴眉孙(1878-1961) 名庠,别名寒竽。镇江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