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废滞(廢滯)
(1).废置不用;废弃。亦指被废弃的人或被搁置的事。左传·成公十八年:“始命百官,施舍、已责,逮鰥寡,振废滞,匡乏困。”宋书·礼志四:“良由国家多难,日不暇给,草建废滞,事有未遑。” 唐 元稹 《后湖》诗:“百年废滞所,一旦奥浩区。”
(2).偃伏。《淮南子·兵略训》:“故鼓鸣旗麾,当者莫不废滞崩阤,天下孰敢厉威抗节而当其前者?”
(3).停滞。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七节:“王田私属又加一个新货币,使大混乱上再一个大混乱,迫得农商失业,交易废滞。”
《漢語大詞典》:顿废(頓廢)
犹废弃。 汉 王充 论衡·治期:“人君不肖则道德顿废,顿废则功败治乱。”三国志·吴志·甘宁传:“舟船战具,顿废不脩,怠於耕农,军无法伍。”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冬至》:“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传自 正统 己巳之变,此礼顿废。”
分類:废弃
《漢語大詞典》:弃废(棄廢)
犹废弃;不用。旧题 汉 黄石公 《素书·遵义》:“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张商英 注:“自厚而薄人,则人才将弃废矣。” 南朝 梁 刘潜 《弹贾执傅湛文》:“﹝ 湛 ﹞近效残贫,贿赂狼藉,特逢解网,宥其餘命,自被弃废,尤怀怨愤。”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分類:废弃不用
《漢語大詞典》:废替(廢替)
(1).废弃。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然则 夫子 削迹、 叔向 縲紲、 屈原 放沉、 贾谊 贬黜、 钟离 废替、 何敞 束缚、 王章 抵罪、 平阿 斥逐、盖其轻士者也。”
(2).衰落,衰败。北史·羊深传:“时胶序废替,名教陵迟。” 唐 陆龟蒙 《战秋辞》:“不过约弱欹垂,戕残废替。”
《漢語大詞典》:放绝(放絶)
废弃。史记·太史公自序:“自获麟以来四百餘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絶。”隋书·经籍志二:“其后陵夷衰乱,史官放絶。 秦 灭先王之典,遗制莫存。” 章炳麟 《蕲黄母铭》:“遭乱世,六蓺放絶。”
分類:废弃
《漢語大詞典》:解摈(解擯)
废弃。南齐书·张融周颙传赞:“升同应谐,黜同解摈。”
分類:废弃
《漢語大詞典》:废捐(廢捐)
废弃。 汉 班倢伃 《自悼赋》:“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於罪邮。”
分類:废弃
《漢語大詞典》:湮替
废弃。新唐书·儒学传下·元行冲:“ 魏 晋 浮华,古道湮替。”
分類:废弃
《國語辭典》:荒失  拼音:huāng shī
荒废。《红楼梦》第一五回:「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
分類:废弃荒废
《漢語大詞典》:废舍(廢舍)
废弃。管子·白心:“不可常居也,不可废舍也,随变断事也。”
分類:废弃
《漢語大詞典》:抑废(抑廢)
(1).谓遭受压抑和废黜。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一:“ 王莽 篡 汉 , 刘氏 抑废,常有兴復之志。”
(2).废弃。《三国志·魏志·常林传》“諡曰 贞侯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顾尔幼昏,未知臧否,若将逐俗,抑废吾志,私称从令,未必为孝。”
《漢語大詞典》:寝弛(寢弛)
废弃。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维北边自通使 契丹 ,城壁楼櫓御守之具,寝弛不治,习以为故。”
分類:废弃
《國語辭典》:捐废(捐廢)  拼音:juān fèi
废弃、抛弃。汉。蔡琰〈悲愤诗〉二首之一:「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分類:抛弃废弃
《漢語大詞典》:毁削
废弃;削除。后汉书·廉范传:“ 成都 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后汉书·樊宏传:“ 宏 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輒手自书写,毁削草本。” 唐 韦庆复 《凤翔鼓角楼记》:“毁削旧宇,坦平新途。”
分類:废弃削除
《漢語大詞典》:弛落
犹废弃。 南朝 梁武帝 《平议治纲诏》:“顷因多难,治纲弛落,官非积及,荣由幸至。”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加以束缚弛落,思索自由,社会蔑不有新色,则有尔后超形气学上之发见。”
分類: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