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塔庙
【佛学大辞典】
(堂塔)梵语塔,一译庙。梵汉双举曰塔庙。玄应音义六曰:「或作塔婆,或云兜婆。正言窣睹波,此译云庙。」法华经见宝塔品曰:「我之塔庙为听法华经故涌出其前。」
灵庙
【佛学大辞典】
(杂名)率都波一译灵庙。玄应音义六曰:「正言率都波,此译云庙。」
寺庙
【俗语佛源】
谓佛寺。如《晋书·佛图澄传》说:「百姓因澄故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竞相出家。」印度的佛寺原有两种:一种名僧伽蓝摩(sangharama),略称伽蓝,指出家人共修行的园林、道场。另一种名阿兰若(aranya)意为空闲处,系统一人或两三人隐居修处的简陋处。中国汉地建佛寺,始于汉末洛阳的白马寺。「寺」原为古代官舍、衙署之称。汉明帝时,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经至洛阳,舍于鸿胪寺,后因以称第一座佛寺为「白马寺」。至于「庙」,原为宗庙,系祭祀先祖神位的场所,后亦用于称佛寺。如巴金《砂丁》:「前面远远地有一座高大的庙宇。」在宋代,大的称为「寺」,小的称为「院」。到近代,又分为两类:大的称为「十方丛林」,小的称为「子孙庙」、「小庙」。俗语中一般把「寺」和「庙」连称为「寺庙」,也称为「寺院」。如孙犁《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徒步走到那里,在寺院听一整夜的佛号,她们也跟著念。」(李明权)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俗语佛源】
佛寺,在梵语中叫做僧伽蓝(Sangharama)亦省为伽蓝,意译为众园、僧院。佛教传入中国后,借用中国古代官署鸿胪寺、太常寺等名称,称为寺、佛寺。民间又借用祭神祭祖的祠庙,称为庙,或连称为寺庙。和尚住在寺庙里,以寺庙为家。俗语「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比喻无论如何都躲不过,逃不了。如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较早见于《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作「躲得和尚躲不得寺」;「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你明日到我寓所来。」这句俗语变式较多,不再一一举例。(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