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偶时(偶時)
(1).适应时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使人言 温 与 袁术 交关,遂笞杀之” 裴松之 注引《傅子》:“ 熲 数征伐有大功, 烈 有北州重名, 温 有杰才, 陵 能偶时,皆一时显士。”
(2).逢时。 晋 陆机 《演连珠》:“是以才换世则俱困,功偶时而并劭。”
《漢語大詞典》:时珍(時珍)
(1).应时的美味。 晋 张华 《上巳篇》:“伶人理新乐,膳夫烹时珍。” 唐 柳宗元 《为武中丞谢赐樱桃表》:“天睠特深,时珍洊降。”
(2).当代的名人。 唐 韦应物 《送陆侍御还越》诗:“英声颇籍甚,交辟迺时珍。”
《漢語大詞典》:遵时(遵時)
谓顺应时势。 明 梅膺祚 字汇·首卷:“遵时:近世事繁,字趋便捷,徒拘乎古,恐戾於今,又以今时所尚者酌而用之。”
《國語辭典》:合时宜(合時宜)  拼音:hé shí yí
合乎时代风气、适合当代需要。《红楼梦》第六三回:「他为人孤僻,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目。」
《國語辭典》:时鲜(時鮮)  拼音:shí xiān
应时的鲜味。《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买些东西,无非是鸡鹅鱼肉,时鲜果子点心回来。」《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总有一个地方悬著灯笼卖茶,插著时鲜花朵,烹著上好的雨水。」
《國語辭典》:迂腐  拼音:yū fǔ
拘泥陈旧思想,无法顺应时代潮流。《福惠全书。卷二五。教养部。讲学》:「曲学迂腐,附会古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依晚生看去,莫某人还不至于如此;不过头巾气太重,有点迂腐腾腾的罢了。」
《漢語大詞典》:时水(時水)
应时的雨水。管子·立政:“决水潦,通沟瀆,修障防,安水藏,使时水虽过度,无害於五穀。”
《漢語大詞典》:时味(時味)
应时的美味。 晋 左思 《蜀都赋》:“蕡实时味,王公羞焉。”魏书·高允传:“﹝ 高祖 文明太后 ﹞遣使备赐御膳珍羞,自酒米至盐醢百有餘品,皆尽时味。” 宋 王禹偁 《七夕》寺:“海物杂时味,罗列繁且伙。”
分類:应时美味
《國語辭典》:辅时(輔時)  拼音:fǔ shí
符合时代潮流。《管子。霸言》:「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唐。尹知章。注:「圣人能因时来,辅成其事。」唐。柳宗元 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然则辅时及物之道,不可陈于今,则宜垂于后。」
《漢語大詞典》:时蔬(時蔬)
应时的蔬菜。 唐 元结 《游潓泉示泉上学者》诗:“筑塘列圃畦,引流灌时蔬。”新唐书·百官志一:“虞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京都衢衖、苑囿、山泽草木及百官蕃客时蔬薪炭供顿、畋猎之事。”
分類:应时蔬菜
《漢語大詞典》:时谋(時謀)
应时的谋略。《文选·王粲〈从军诗〉之四》:“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吕延济 注:“ 粲 自恨无应时之谋,犹无才而具官位之臣。”
分類:应时谋略
《漢語大詞典》:时食(時食)
四季应时的食品。《礼记·中庸》:“春秋脩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郑玄 注:“时食,四时祭也。”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端阳》:“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樱桃、桑椹为正供。亦‘荐其时食’之义。”
《漢語大詞典》:应序(應序)
顺应时序。
《漢語大詞典》:时稼(時稼)
应时的作物。 唐 王维 《宿郑州》诗:“主人东皋上,时稼遶茅屋。” 唐 刘长卿 《题独孤使君湖上林亭》诗:“老农持鍤拜,时稼捲帘看。” 宋 梅尧臣 《农难》诗:“老农实恶之,岂共时稼捐。”
分類:应时
《漢語大詞典》:合权(合權)
顺应时势;善于权变。 唐 刘禹锡 《唐故邠宁节度使史公神道碑》:“从众而合权也。” 唐 刘禹锡 《题淳于髡墓》诗:“寓言本多兴,放意能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