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应允(應允)  拼音:yìng yǔn
答应、允诺。《三国演义》第三九回:「他若令主公去征讨江东,切不可应允。」《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武正字听见有迟衡山,也就勉强应允了。」
《国语辞典》:满口应允(满口应允)  拼音:mǎn kǒu yìng yǔn
一口答应。《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王书办满口应允,然后敝国翻译官,就告辞回店里去了。」《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觉得有利可沾,满口应允。」
分类:一口答应
《国语辞典》:慨然应允(慨然应允)  拼音:kǎi rán yìng yǔn
爽快的答应下来。如:「他对朋友的要求总是慨然应允。」也作「慨然领诺」、「慨然允诺」。
分类:爽快答应
《漢語大詞典》:然可
同意;应允。新唐书·段秀实传:“ 肃宗 在 灵武 ,詔 嗣业 以 安西 兵五千走行在,节度使 梁宰 欲逗留观变, 嗣业 阴然可。”新唐书·杜亚传:“以事祈謁,輒相然可。”
《國語辭典》:应付(應付)  拼音:yīng fù
支付、付给。《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姐夫,且将这些钱去,收拾起店面,开张有日,我便再应付你十贯。」
《國語辭典》:应付(應付)  拼音:yìng fù
1.设法对付或处置。《三国演义》第一三回:「粮食军需,谨当应付。」
2.应酬、敷衍。《文明小史》第三七回:「自己踌躇应付他的法子。想了半响,没得主意。」
《國語辭典》:许诺(許諾)  拼音:xǔ nuò
答应。《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西游记》第一○回:「该人曹官魏徵处斩,拜告寡人救他,朕已许诺。」
《國語辭典》:应承(應承)  拼音:yìng chéng
1.应允、承诺。《红楼梦》第六回:「那板儿才五六岁的孩子,一无所知,听见带他进城逛去,便喜的无不应承。」《文明小史》第五九回:「幕府里得著了这个消息,凡是冲天炮有什么事,或是应承了余小琴的请托,叫幕府里拟批拟稿。」
2.照应、照料。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老汉既忝在邻居,秀才但放心前去,不拣有甚欠缺,或是大员外老安人有些疾病,老汉自当早晚应承。」
《漢語大詞典》:应准(應准)
应允。红楼梦第七二回:“ 凤姐 因问道:‘他可应准了?’ 贾璉 笑道:‘虽未应准,却有几分成了。’”
分類:应允
《國語辭典》:答应(答應)  拼音:dā yìng
1.应声回答。《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刘官人打门,他那里便听见?敲了半晌,方才知觉,答应一声:『来了!』起身开了门。」《红楼梦》第一一回:「凤姐儿立起身来答应了一声,方接过了戏单。」
2.对答、应付。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那礼节上便不省的,倘遇著人说起诗词歌赋来,怎生答应。」《水浒传》第一四回:「二者也要教保正知道,恐日后父母官问时,保正也好答应。」
3.允许、同意。《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吴二浪子说:『再赌一场,一统算帐。』大家不答应。」《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趁此机会,又讹了人家一千银子,答应替他想法,包打赢官司。」
4.感应。汉。蔡邕〈伯夷叔齐碑〉:「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祷请名山,求获答应。」
5.听候使唤、伺候。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老汉最殷勤,答应在白门,谨遵老母命,持言见大人。」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兀那楼下有聪明伶俐的,著一个上楼去,答应元帅。」《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宁国府及贾赦那宅两处自有人款待,只留三四个小太监答应。」
6.清时宫女有答应之称,位在贵人之下,仅供使令。见《称谓录。卷一○。列宫。常在答应》。
《漢語大詞典》:申许(申許)
应允。南史·王昙首传:“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此处非卿而谁?”南史·何尚之传:“ 羊 孟 尚不得告谢, 尚之 任遇有殊,便当未宜申许。”
分類:应允
《漢語大詞典》:诺许(諾許)
许诺;应允。 唐 韩愈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王适 ﹞即谩谓媒嫗:‘…… 侯翁 女幸嫁,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嫗谢。’诺许,白翁。” 马其昶 校注:“诺许,或作许诺。”
分類:许诺应允
《漢語大詞典》:承允
应允。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这时,我大胆而冒昧的承允,全是逼于切肤的饥饿。”
分類:应允
《漢語大詞典》:承向
应允。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多则是没来由葫芦提打关防,待推辞早承向。”
分類:应允
《漢語大詞典》:许肯(許肯)
应允。 唐 吕岩 《鄂渚悟道歌》:“因雨泥滑门不出,忽闻邻舍语丹术。试问邻公可相传,一言许肯更无难。”
分類:应允
《漢語大詞典》:俞纳(俞納)
应允;接受。
分類:应允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