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陇右临洮人。李想子。袭封凉国公。文宗大和末,自金吾大将军为黔中观察使。武宗会昌中,历兖海、平卢二节度。宣宗大中初,为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入为刑部尚书,兼宗正卿。宣宗大中三年,授检校尚书左仆射、凤翔节度使。吐蕃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来降,诏诸道应接,玭出兵收复秦州。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三
玭。蕲州黄梅人。开元中。元宗梦神人自称庐山使者。因为立庙。下诏所在学士制碑文。作者六百八十一人。独玭文合旨。召不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蜀人,字厚之。初隐庐山,不为章句学。德宗贞元中李巽荐其材,辟西川掌书记,历协律郎、监察御史。工诗。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0—822以后 苻,《全唐诗》、《全唐文》讹作“符”,岑仲勉《跋唐摭言》已辨正。自称庐山山人,字厚之。郡望武都(今属甘肃),凤翔(今属陕西)人,家于成都(今属四川)。代宗大历末,与杨衡、王简言、李元象栖于青城山,德宗建中初又同隐于庐山,称“山中四友”。贞元八年(792)依山南东道节度使樊泽,上书求修孟浩然墓。屡充幕职,十九年依西川节度使韦皋,以协律郎摄监察御史为节度支使。宪宗元和四年(809)为荆南节度使赵宗儒记室。柳宗元称其“艺术志气,为时闻人”(《贺赵江陵宗儒辟符载启》)。事迹散见苻载《荆州与杨衡说旧因送游南越序》、《唐摭言》卷二等。《全唐诗》存诗2首。
唐诗汇评
符载(760-822以后),字厚之。凤翔(今属陕西)人,郡望武都(今属甘肃)。大历末与杨衡、王简言、李元象栖于青城山,建中初又同隐于庐山,称“山中四友”。后屡充幕职。贞元十九年依西川节度使韦皋,以协律郎摄监察御史为节度支使。元和四年为荆南节度使赵宗儒记室。有集十四卷,《全唐诗》存诗二首。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八
载字厚之。蜀人。隐居庐山。李巽观察江西。辟掌书记。试太常寺协律郎。授监察御史。

作品评论

唐摭言
合淝李郎中群,始与杨衡、符载等同隐庐山,号“山中四友”。
北梦琐言
唐武都符载,字厚之,本蜀人,有奇才。始与杨衡、宋济栖青城山以习业。杨衡擢进士第。宋济先死,无成。符公以王霸自许,耻于常调,怀会之望。韦南康镇蜀,辟为支使,虽曰受知,尚多偃蹇。韦公于二十四化设醮,请撰斋词。于时陪饮于摩诃之池,符公离席盥漱,命使院小吏十二人捧砚,人分两题,绕步池滨,各授口占,其敏速如此。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海评,住潭州大沩寺。为南岳下十四世,广鉴行瑛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参友海评。所与师同受业者也。将出游。同院僧。梦二大蛇。一角黑。各长数丈。绕院三匝。腾跃而去。黎明。师与评。别众游方。梦者抚背嘱之曰。二子善自爱。他日法门龙象也。评嗣广鉴瑛。住开先。与师相邻。俱得名丛林间。号庐山二龙云。
段衔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武进人,字紫峰,号匡庐山人。能诗善画,尤工扇头小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7—1585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正甫,号庐山。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福建按察使。少时专治古文,后从欧阳德及罗洪先学,以王守仁为宗。有《胡子衡齐》、《衡庐精舍藏稿》。
维基
胡直(1517年—?),字正甫,号庐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民籍。癸卯科(1543年)江西乡试第九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三十八名进士。兵部观政,初授比部主事,三十九年升员外,出为湖广佥事,领湖北道。四十一年晋四川右参议。四十五年以副使督其学政,以终养请告归。诏起湖广督学,移广西左参政,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升广东按察使,以忤张居正罢归。万历十二年起补福建按察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9—1627 【介绍】: 明福州府福清人,字进卿,号台山。万历十一年进士。进编修。历南京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数上疏言矿税之害。以忤首辅沈一贯,久滞南京。三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次年为首辅。数陈时政得失,帝辄不省,所救正者不过十二三,遂累章乞休,四十二年,得归。天启元年,复为首辅。魏忠贤擅政,兴大狱,向高数有匡救。忠贤恨之,而朝士与忠贤抗者皆倚向高。杨涟劾忠贤二十四大罪疏上,向高谓事且决裂,不以为然。乃奏请听忠贤归私第保全终始。忠贤益恨,借故指为东林党魁。向高以时事不可为,遂力请归。四年,罢去。卒谥文忠。有《说类》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进卿,福清人。万历癸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入直东阁,以少傅予告。泰昌初,召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忠。有苍霞草。
维基
叶向高(1559年—1627年),字进卿,号台山,晚号福庐山人,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万历十一年进士。万历天启年间官至内阁首辅。祖父叶广彬、父叶朝荣。其母林夫人怀孕时逢倭寇入侵,四处奔波逃难,生叶向高于道旁败厕中,故得小名厕仔。林夫人怀抱叶向高幼时多次遇到倭寇,他人均弃子逃生,林夫人不忍弃之,叶向高最终幸运地活了下来。叶向高五岁开始启蒙,十分聪敏,人称神童,七岁正式读书。隆庆元年(1567年)“诏选郡国廪生入太学”,叶向高随入选的父亲叶朝荣进京。隆庆三年(1568年)叶朝荣名落孙山,叶向高跟随父亲返回家乡,在福州读书。隆庆五年(1570年)叶向高首次参加县试,颇受赞赏。万历七年(1579年)乡试中举。万历十一年(1583年)登癸未科进士,授庶吉士。万历十三年(1585年)为翰林院编修。万历十四年(1586年)五月,因父亲去世,叶辞官回乡守孝。万历十八年(1590年)复起,但不久就得知母亲病逝,次年春回家奔丧。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叶向高回京补官,任国子监司业,期间受到国子监师生的爱戴,两年后方从哲接替叶向高出任国子监司业。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叶向高升任右谕德,次年被召为左庶子。当时太子朱常洛缺讲官,郭正域和张位推荐叶向高接任,但沈一贯以闽人不得作讲官为由反对。不久首辅赵志皋直接奏请叶向高接任太子侍班官,为台江讲解对句、书法和字意,太子颇喜叶向高的讲解,但沈一贯从此对叶更为不满。
李日成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曰成,后改名李日乾,号庐山,山东招远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联捷庚辰进士。吏部观政,初授宝应知县,调江都知县。入清改名日乾,授万安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