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庇冒
庇覆,庇护。 宋 曾巩 《到任谢职司诸官员状》:“比者祗命守邦,涓辰视事。维是孤蒙之质,幸依庇冒之餘。”
分類:庇覆庇护
《漢語大詞典》:帲幪
古时指帐幕,在旁的叫帲,在上的叫幪
庇护
分類:庇护帐幕
《國語辭典》:案据(案據)  拼音:àn jù
旧式公文用语,为叙述下级官署来文的引起词。
《漢語大詞典》:庇依
庇护依靠。 宋 陈亮 《送岩起叔之官序》:“ 陈 氏以财豪於乡旧矣;甫五世而子孙散落,往往失其所庇依。”
分類:庇护依靠
《漢語大詞典》:腓字
庇护怜爱。腓,通“ 庇 ”。《诗·大雅·生民》:“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朱熹 集传:“腓,芘;字,爱。”
分類:庇护怜爱
《漢語大詞典》:藉荫(藉蔭)
(1).谓托父祖馀荫作为庇护。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藉荫为清道率府兵曹参军。”
(2).指积有功勋的世家。南史·荀伯子传:“ 伯子 常自矜藉荫之美,谓 弘 曰:‘天下膏粱,唯使君与下官耳, 宣明 之徒不足数也。’”
《漢語大詞典》:私庇
暗中庇护。明史·郭正域传:“﹝ 一贯 ﹞谓 正域 遣家人导 华趆 上疏,议令 楚王 避位听勘,私庇 华趆 。”
分類:暗中庇护
《漢語大詞典》:鸿庇(鴻庇)
亦作“ 鸿芘 ”。 敬称尊长的庇护关怀。 明 吴世济 《太和县御寇始末·谢颍道》:“今仰仗宪臺鸿庇,狂寇披靡。” 清 顾炎武 《与颜修来手札》:“弟久滞 安德 ,仰藉鸿芘, 章丘 一案已得小结。”
《漢語大詞典》:私阿
偏爱;曲意庇护。《楚辞·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王逸 注:“窃爱为私,所私为阿。”
《漢語大詞典》:阴庇(陰庇)
覆荫庇护。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士人之就试者,莫不先期备金钱,祷以求阴庇。”
分類:荫庇庇护
《漢語大詞典》:佑护(祐護)
保佑,庇护。 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一折:“ 武王 伐 紂 功劳大,一来是神天佑护,一来是天地裁排。” 艾芜 《石青嫂子》:“让她老人家的阴灵永远守在近边,佑护这个兴旺的家庭。”
保佑护持。元朝秘史卷十一:“但我初意本不征他,若天祐护, 回回 处回来时,却去征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不量:“既云‘不良’,何反祐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 盛 稽首请示仙号。笑曰:‘适即所谓觔斗云也。’ 盛 恍然,悟为大圣,又求祐护。”
《漢語大詞典》:覆养(覆養)
庇护养育。
《漢語大詞典》:函养(函養)
(1).犹覆育。庇护养育。《史记·五帝本纪》“其仁如天” 唐 司马贞 索隐:“如天之函养也。”新唐书·陆贽传:“自 安 史 之乱,朝廷因循函养,而诸方自擅壤地,未尝会朝。” 宋 苏轼 《八月二十八日入内高班蔡克明传宣取批答宰臣以下贺生获鬼章表·太皇太后》:“国家偃兵息民,函养中外。” 宋 陆游 《泰州报恩光孝禅寺最吉祥殿碑》:“ 乾道 、 淳熙 已来,中外无事,函养滋息,且以国力兴葺之。”
(2).涵养,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夫。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印书小事,而 郑君 乃作如此风度,似少函养。”
《漢語大詞典》:栖庇(棲庇)
庇护,保护。 宋 欧阳修 《上李学士启》之二:“窃揆妄庸之质,永怀栖庇之心。”
分類:庇护保护
《漢語大詞典》:护局(護局)
犹护短。庇护。 明 吴应箕 《启祯两朝剥复录上》:“后璫败,復借题护局,最为奸人之雄。”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应付大差》:“及其起行,跟役将公馆动用之物,小有损失,亦不必经闻彼主,恐爱惜左右者,每多护局。”
分類:护短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