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微显阐幽(微顯闡幽)
谓显现微妙之处,阐明幽深之理。易·繫辞下:“夫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韩康伯 注:“《易》无往不彰,无来不察,而微以之显,幽以之阐。”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微显阐幽,裁成义类者,皆据旧例而发义,指行事以正褒贬。”
《國語辭典》:探赜索隐(探賾索隱)  拼音:tàn zé suǒ yǐn
语出《易经。系辞》:「探赜索隐,钩深致深,以定天下之吉凶。」指探求深奥隐妙的事理。三国魏。嵇康 答张辽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由此而言,探赜索隐,何为为妄。」也作「探赜索微」、「探奥索隐」、「探幽穷赜」、「探幽索隐」。
《國語辭典》:通幽洞微  拼音:tōng yōu dòng wéi
通晓细微而幽深的道理。《五灯会元。卷四。白居易侍郎》:「并钩深索隐,通幽洞微。」
《漢語大詞典》:窈丽(窈麗)
幽深而秀丽。 明 唐顺之 《〈前后入蜀稿〉序》:“ 雪岭 大江 之雄浑, 峩巫 青城 之窈丽,仙灵之所窟宅,其胜甲於天下。”
分類:幽深秀丽
《漢語大詞典》:穾竁
亦作“窔竁”。 幽深处。 清 魏源 《黄山》诗之六:“ 天都 莲花 秀,一一穷窔竁。”
分類:幽深深处
《漢語大詞典》:杳邃
幽深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西行二十里,曰 散原山 ,叠嶂四周,杳邃有趣。”
《国语辞典》:茂林深竹  拼音:mào lín shēn zhú
茂密幽深的竹林。《红楼梦》第二回:「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
《国语辞典》:思古幽情  拼音:sī gǔ yōu qíng
怀古而触发幽深的情意。《文选。班固。西都赋》:「愿宾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
《国语辞典》:访古寻幽(访古寻幽)  拼音:fǎng gǔ xún yōu
探访幽深古迹。如:「对文人雅士而言,访古寻幽是人生一大乐事。」
《国语辞典》:研几探赜(研几探赜)  拼音:yán jī tàn zé
几,细微。赜,幽深。研几探赜指研究细微而深奥的学问。《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虽未能研几探赜,穷极幽隐,庶乎弘道设教,可以无遗阙焉。」
《漢語大詞典》:积壑(積壑)
幽深的山谷。史记·魏世家“ 絳水 可以灌 平阳 ”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等《括地志》:“ 絳水 一名 白水 ,今名 弗泉 ,源出 絳山 。飞泉奋涌,扬波北注,悬流积壑二十许丈,望之极为奇观矣。”
分類:幽深山谷
《漢語大詞典》:黑郁(黑鬱)
形容黑而幽深。 艾芜 《欧洲的风》:“怖人的夜影,也从近处黑郁的深谷,含烟的林莽,悄悄地钻了出来。”
分類:幽深
《漢語大詞典》:阐幽明微(闡幽明微)
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孝子:“司风教者,重务良多,无暇彰表,则阐幽明微,赖兹芻蕘。”
《漢語大詞典》:屏室
犹言幽深之室。 汉 张衡 《思玄赋》:“坐太阴之屏室兮,慨含欷而增愁。”
分類:幽深
《漢語大詞典》:眠芊
犹芊眠。草木茂密幽深貌。 清 陈维嵩 《闺怨无闷·春日见城上游女甚盛戏作此词》词:“綺陌眠芊,上日妖冶,弥望玉楼金埒。” 清 陈维嵩 《寿楼春·为白琅季节母吴孺人赋》词:“摧短髩,为秋霜,染啼痕,眠芊幽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