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并力  拼音:bìng lì
合力、通力。《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明苏秦之约,厉荆轲之威,井力一心,以备秦然。」《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并力。」也作「并力」。
《國語辭典》:并力(併力)  拼音:bìng lì
合力、协力。《三国演义》第一○回:「三人密奏献帝,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韩遂为镇西将军,各受密诏,并力讨贼。」《水浒传》第一回:「只得聚集众人,先把石碑放倒,一齐并力掘那石龟。」也作「并力」。
《國語辭典》:同心并力  拼音:tóng xīn bìng lì
齐心团结,共同努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后汉书。卷七五。刘焉传》:「东州人畏见诛灭,乃同心并力,为璋死战。」也作「同心协力」。
《國語辭典》:齐心并力(齊心併力)  拼音:qí xīn bìng lì
团结心志与力量,共同达成目标。《水浒传》第六七回:「齐心并力,救拔贱体,肝胆涂地,难以报答。」也作「齐心同力」。
《國語辭典》:齐心协力(齊心協力)  拼音:qí xīn xié lì
团结心志与力量,共同达成目标。《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过不多时,众人齐心协力,山岭庙也自成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只要上下齐心协力的认真办起事来,节省了那些不相干的虚糜,认真办起海防边防来就是了。」也作「齐心同力」。
《漢語大詞典》:必力
尽力;并力。必,通“ 毕 ”。《白虎通·谏诤》:“必力赏罚,以定厥功。”今本无此文。尚书大传卷三作“戮力赏罚”。
分類:尽力并力
《漢語大詞典》:勠力
(1).勉力;尽力。书·汤诰:“聿求元圣,与之勠力,以与尔有众请命。” 孔颖达 疏:“勠力,犹勉力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事 越王 句践 ,既苦身勠力,与 句践 深谋二十餘年,竟灭 吴 ,报 会稽 之耻。” 晋 陶潜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贫居依稼穡,勠力 东林 隈。”
(2).并力,合力。韩非子·存韩:“昔 秦 、 韩 勠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如此者数世矣。”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共苦 秦 久矣,相与勠力击 秦 。”新唐书·李袭志传:“吾世 隋 臣,今 江都 虽沦,宗社尚有奉,诸君当相与勠力刷讎耻,岂怙乱图不义哉?”
《漢語大詞典》:自并
谓并力以赴。 宋 王安石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营田之废,六七十年,吏者因循,而民力不能自并,向之渠川,稍稍浅塞,山谷之水,转以入海而无所瀦。”
分類:并力
《漢語大詞典》:事业家(事業家)
以经营某种事业并力使其成功作为目的的人。 欧阳山 《柳暗花明》八二:“ 陈文婕 拿事业家的风度望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