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乳臭儿(乳臭兒)
(1).幼儿。
(2).对年轻人的蔑称,谓年幼无知。 唐 白居易 《悲哉行》:“沉沉朱门宅,中有乳臭儿……手不把书卷,身不擐戎衣。”明史·樊维城传:“今 魏良卿 、 良栋 、 鹏翼 ,白丁乳臭儿,并叨封爵。”
《漢語大詞典》:村竖(村豎)
村童。指粗俗的年轻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怪村竖那得作此语,凝思欲问,则笠影出没杉檜间,已距半里许矣。”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四章:“余聆其言,心念彼女慧甚,无村竖态。”
《國語辭典》:遗少(遺少)  拼音:yí shào
前一朝代遗留下来的年轻人。用以戏称年少而笃守旧风的人。相对于遗老而言。
《漢語大詞典》:后生子(後生子)
亦作“ 后生仔 ”。 年轻人;小伙子。 南朝 宋 鲍照 《代少年时至衰老》诗:“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 宋 龚颐正 《续释常谈·后生子》:“今俗少年者称为后生子。”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后生子收了笑容,正正经经说。”《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一伙后生仔挑着一担担山货走进来。”
《漢語大詞典》:乳臭子
犹言乳臭儿。对年轻人的蔑称,谓年幼无知。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 伊审徵 、 韩保贞 、 赵崇韜 皆膏粱乳臭子,素不习兵。” 清 蒋景祁 《伏波庙》诗:“ 松固 乳臭子,无乃累 建武 。”
《漢語大詞典》:偷嫩
谓装扮成年轻人。 唐 施肩吾 《金吾词》:“染鬚偷嫩无人觉,唯有 平康 小妇知。”
《漢語大詞典》:黄罗衫(黄羅衫)
黄衫的一种。古代年轻人的华贵服装。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五:“除却 虹生 忆 黄子 ,曝衣忽见黄罗衫。”
《國語辭典》:血气方刚(血氣方剛)  拼音:xuè qì fāng gāng
语出《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易于冲动。《三国演义》第六二回:「吾闻泠苞、邓贤乃蜀中名将,血气方刚。恐老将军近他不得,岂不误了主公大事?」也作「气血方刚」、「血气方壮」、「血气方盛」。
《漢語大詞典》:犀颅玉颊(犀顱玉頰)
额角骨突出如犀,脸颊洁白如玉。借指相貌不凡的年轻人。 宋 苏轼 《仲天贶王元直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之四:“空使犀颅玉颊,长怀髯舅悽然。”
《漢語大詞典》:小热昏(小熱昏)
(1).曲种名。旧时流行在 江 浙 一带的一种街头曲艺。原为卖梨膏糖的人作为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唱词多以新闻时事、民间故事为题材。演唱时用一面小锣,三块竹板,边敲边唱。小热昏有 苏州 、 杭州 两派。现在搬上舞台表演的“小锣书”、“三敲赋”均属“小热昏”。《新世界小说社报》第5期《论戏剧弹词之有关于地方自治》:“谈小说如 苏州 小热昏,跳跃而入 玄妙观 。” 阿英 《年画的叫卖》:“过去 上海 所谓‘小热昏’,是最擅长此道的。”
(2).语言妄诞、行为荒唐的年轻人。《冷眼观》第十五回:“莫説我是无意顺嘴溜的话,就是当真説起的,你要我保他们那一班小热昏,是个个能举得孝廉方正,就打从我数起,先是头一个靠不住。”
《国语辞典》:少年才俊  拼音:shào nián cái jùn
杰出的年轻人。《儒林外史》第七回:「似这少年才俊,不枉了老师一番栽培。此后用心读书,颇可上进。」
《国语辞典》:后生小辈(后生小辈)  拼音:hòu shēng xiǎo bèi
年轻人、晚辈。带有轻蔑的意思。《西游记》第四回:「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
《国语辞典》:老的少的  拼音:lǎo de shào de
老年人和年轻人。意谓所有的人。《红楼梦》第四三回:「没顿饭的工夫,老的少的,上上下下的,乌压压挤了一屋子。」《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一片哭声内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班人,果然都是谁呀?」
《国语辞典》:不经事少年(不经事少年)  拼音:bù jīng shì shào nián
没经过历练的年轻人。《晋书。卷七四。列传。桓彝》:「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虽遣诸不经事少年,众又寡弱,天下事可知矣!」
《国语辞典》:小马乍行嫌路窄(小马乍行嫌路窄)  拼音:xiǎo mǎ zhà xíng xián lù zhǎi
小马刚学走路,总嫌路窄跑不快。比喻初出社会的年轻人,目空一切,总觉得世界太小,没有他发挥的馀地。如:「年轻人嘛!难免要求表现,所谓『小马乍行嫌路窄』,等到他多经历些事,就知道世界有多大。」《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安太太道:『这就可叫作小马乍行嫌路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