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乳抱
(1).指禽兽的生育繁殖。乳,产子。抱,禽孵卵。《方言》第八:“伏鸡曰抱。” 唐 陆龟蒙 《南泾渔父》诗:“譬如豢鸡鶩,岂不容乳抱。”
(2).引申为抚育。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慈孝 董邵南 ,鸡狗相乳抱。”
(3).指幼年时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商知县 ﹞有一妾,生二子,多在乳抱。”
《漢語大詞典》:十体(十體)
(1).指十种文体。 唐 陆龟蒙 《再酬袭美先辈见和读襄阳耆旧传之作》诗:“吾祖仗才力,革车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场麾……十体免负赘,百家咸起痿。” 明 杨慎 《文赋列十体》:“分文之十体,各以四字尽之,可谓妙矣。”
(2).指书法的十体。 唐 张怀瓘 所分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见所著书断·列传
(3).指书法的十体。 唐 唐元度 所分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飞白、薤叶、垂针、垂露、鸟书、连珠。见宣和书谱·唐元度
(4).指十种诗体。 唐 元稹 于 元和 七年时,将自己所作诗分编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五言七言两体、律讽、悼亡、艳诗今古两体,共成十体。见所作《叙诗寄乐天书》
(5).指十种诗体。 五代 齐己 分诗作为高古、清奇、远近、双分、背非、虚无、是非、清洁、覆妆、阖门十体。见所著风骚旨格·诗有十体
《漢語大詞典》:余分(餘分)
(1).指地球环绕太阳运行一周的实际时间与纪年时间相比所馀的零头数。汉书·律历志下:“后九十五岁, 商 十二月甲申朔旦冬至,亡餘分,是为孟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唯虚宿未有奇数,自是日之餘分,历家取以为斗分者此也。餘宿则不然。”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二》:“至於晦朔之畸数,闰月之餘分,圣人不能齐也,而况巧历乎?”
(2).谓非正统。 宋 岳珂 《奉诏移伪齐檄》:“率华夏礼义之俗,甘事腥羶,紫色餘分,拟乱正统。”参见“ 餘分闰位 ”。
(3).馀留部分。 宋 陈师道 《中秋夜东刹赠仁公》诗:“盈盈秋月不餘分,叶露悬光可数尘。”按,此指月亮亏蚀部分。
《漢語大詞典》:壮容(壯容)
(1).青壮年时的容貌。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华佗 ﹞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南史·陶弘景传:“ 弘景 善辟穀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唐 刘言史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2).年轻美丽的容颜。《文选·左思〈魏都赋〉》:“ 易 阳壮容, 卫 之稚质; 邯郸 躧步, 赵 之鸣瑟。” 张铣 注:“壮容,少年美丽之容。 易 阳, 易水 之阳,中多美女。稚质,童颜也。”
《国语辞典》:厮趁(厮趁)  拼音:sī chèn
相随、相伴。宋。李莱老〈杏花天。年时中酒风流病〉词:「西湖梦,红沉翠冷。记舞板、歌裙厮趁。」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则为我年老也甘贫,携著个匾篮儿俨然厮趁,卖几朵及时花且度朝昏。」
《漢語大詞典》:韶龄(韶齡)
指青年时期。 清 陈维嵩 《望湘人·赠南水上人》词:“喜韶龄更擅才情,解唱碧云日暮。”
分類:青年年时
《國語辭典》:出幼  拼音:chū yòu
长大成人。《警世通言。卷三八。蒋淑真刎颈鸳鸯会》:「隔邻有一儿子,名叫阿巧,未曾出幼,常来女家嬉戏。」
《国语辞典》:飞帖(飞帖)  拼音:fēi tiě
在春节里,交游广阔的人无法亲自拜年时,便派遣仆人带著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
《國語辭典》:年糕  拼音:nián gāo
用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过旧历年的应节食品。
《漢語大詞典》:弱弄
幼年时好嬉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辞定所表,在彼弱弄。苗而不秀,自古斯慟。”参见“ 弱不好弄 ”。
《國語辭典》:弱不好弄  拼音:ruò bù hào nòng
年幼而不喜欢嬉戏。《左传。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能斗不过,长亦不改。」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弱不好弄,长实素心。」
《國語辭典》:闹荒(鬧荒)  拼音:nào huāng
旧时农民遇到荒年时所引起的地主和佃农的纠纷。
《漢語大詞典》:造榜天
亦作“ 造榜天 ”。 唐 光启 二年时,对六月酷暑发榜之日的戏称。新唐书·陆扆传:“始,其举进士时,方迁幸,而六月牓出。至是,每甚暑,它学士輒戏曰:‘造牓天也。’以讥 扆 进非其时。”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造榜天》:“折榜时,谓造榜天。 唐 陆扆 攻文辞,敏速若注射,其举进士时方过,幸而六月榜出,至是甚暑,他学士輒戏曰:‘造榜天也。’盖讥 扆 进非其时。”
《漢語大詞典》:玄髫
亦作“ 玄齠 ”。
(1).指黑发儿童。文选·张协〈七命〉:“玄齠巷歌,黄髮击壤。” 李善 注:“《埤苍》曰:‘髫,髮也,髫与齠,古字通也。’” 吕延济 注:“谓玄髮童子,黄髮寿人,并歌謡於衢巷田壤之中也。”
(2).指童年时期。 唐 骆宾王 《对策文三道》:“是知因籍时来, 和君 播玄齠之俊;当其未遇, 颜生 致白首之勤。”
(3).黑发。 唐 温庭筠 《洞户二十二韵》:“素手瑠璃扇,玄髫玳瑁簪。”
《漢語大詞典》:减粜(減糶)
谓荒年时,米价上涨,国家将常平仓粮米减价出售。《清会典·户部七·尚书侍郎职掌七》:“凡荒政十有二……五曰减糶。”
《漢語大詞典》:龆丱(齠丱)
长出恒齿和束发成两角。指童年时代。 南朝 梁 沈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公禀灵 华岳 ,幼挺珪璋。清襟素履,发乎齠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