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爱尔兰岛(愛爾蘭島)  拼音:ài ěr lán dǎo
岛名。大不列颠群岛之一。位于欧洲北部。面积约八万四千四百平方公里,其中爱尔兰共和国占七万二百八十二平方公里。居民为克勒特族,信奉罗马天主教。简称为「爱尔兰」。
《漢語大詞典》:安哥拉
非洲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24.67万平方千米。人口1150万(1995年)。首都罗安达。大部分为高原。主要属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季。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主产咖啡、剑麻、棉花、甘蔗等。石油、钻石和咖啡为重要出口商品。
《國語辭典》:阿尔及利亚(阿爾及利亞)  拼音:ā ěr jí lì yà
Algeria
国名。位于非洲西北部。参见「阿尔及利亚人民民主共和国」条。
《國語辭典》:阿富汗  拼音:ā fù hàn
Afghanistan
国名。在亚洲西部。参见「阿富汗伊斯兰国」条。
《漢語大詞典》:埃塞俄比亚
东非内陆国。面积约109.93万平方千米。人口5490万(1995年)。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大部分地区为号称“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2500米以上。地处热带,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农牧业为经济重要部门。是世界咖啡的原产地和重要生产国。主要出口咖啡。
《漢語大詞典》:埃塞俄比亚高原
在非洲东部。面积约80多万平方千米。一般海拔2000~2 500米,最高峰达尚峰海拔462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非洲重要农业区,世界咖啡原产地。 【埃塞俄比亚高原】在非洲东部。面积约80多万平方千米。一般海拔2000~2 500米,最高峰达尚峰海拔462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非洲重要农业区,世界咖啡原产地。
《漢語大詞典》:阿拉伯海
印度洋西北部的边缘海。面积386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34米,最深处5203米。自古为海上东西交通要道。
《漢語大詞典》:阿塞拜疆
西亚内陆国。在外高加索地区。面积8.66万平方千米。人口713万(1990年)。首都巴库。全境一半以上为山地。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为经济支柱。
《國語辭典》:奥地利(奧地利)  拼音:ào dì lì
Austria
国名。位于欧洲中部。参见「奥地利共和国」条。
《漢語大詞典》:比斯开湾
北大西洋东部的海湾。面积22.3万平方千米。海岸平直,多沙滩。渔业发达。
《國語辭典》:北爱尔兰(北愛爾蘭)  拼音:běi ài ěr lán
Northern Ireland
地名。位爱尔兰岛东北方,隔北海海峡与苏格兰相望。为英国的一个政治区,面积约一万四千平方公里,首府伯尔发斯特。西元一九二○年,爱尔兰分成北爱尔兰与南爱尔兰两部分,皆为英国治领。一九四八年爱尔兰独立,北爱尔兰则因宗教与种族问题,反抗英国而时有暴动。
《國語辭典》:杯酒释兵权(杯酒釋兵權)  拼音: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
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为祸,打算把兵权收归中央政府。因此即位后的次年某日,宴请石守信等将领,在宴会上暗示众将领应及早退休,享受人生,以免被迫黄袍加身,酿成祸乱。石守信等人于是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见《宋史。卷二五○。石守信传》。
《國語辭典》:地平线(地平線)  拼音:dì píng xiàn
向水平的方向望去,大海或陆地与天空的分隔线,称为「地平线」。
《漢語大詞典》:大查科平原
一译“格兰查科”。南美洲中部的平原。面积约80万平方千米。海拔在100~400米之间。是南美洲夏季最热的地区之一。有广大的灌木林和热带草原。特产破斧树,可作建筑材料和提制鞣酸。
《漢語大詞典》:东非高原
在非洲东部。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属热带草原气候。农业较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