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镇宅神(镇宅神)  拼音:zhèn zhái shén
保护家宅平安,使鬼怪无法作祟的神祇。通常以石雕成,立于门前或以大石埋于宅下。北周。庾信〈小园赋〉:「镇宅神以薶石,厌山精而照镜。」
《国语辞典》:安安静静(安安静静)  拼音:ān ān jìng jìng
1.安静而不嘈杂。如:「小兔子安安静静的啃著红萝卜。」
2.平安恬静。如:「我只求能安安静静的过一生。」
《国语辞典》:安享馀年(安享馀年)  拼音:ān xiǎng yú nián
平安快乐地享度剩馀的年月。如:「一个人如能安享馀年,就是最大的幸福。」《隋唐演义》第八九回:「朕今竟传位于太子,听凭他亲征不亲征罢,我自与妃子退居别宫,安享馀年何如?」
《国语辞典》:紫式部  拼音:zǐ shì bù
人名。(西元978?~1016)日本平安时代的宫廷女官,亦是重要的古典文学家。著有《紫式部日记》、《源氏物语》等。
《国语辞典》:大同社会(大同社会)  拼音:dà tóng shè huì
1.《礼记。礼运》篇所陈述的和平安乐的社会,这种社会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为政治制度,以「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为社会制度,以「货不必藏诸己,力不必为己」为经济制度。
2.大同世界中,和平安乐的社会。
《国语辞典》:大同之世  拼音:dà tóng zhī shì
最和平安乐的盛世。《老残游记》第一一回:「然后由欧洲新文明进而复我三皇五帝旧文明,骎骎进于大同之世矣。」
《国语辞典》:床公床婆  拼音:chuáng gōng chuáng pó
台湾民俗中的床神,为保佑幼儿平安长大的神祇。也称为「床公床母」。
《国语辞典》:七娘妈(七娘妈)  拼音:qī niáng mā
台湾、福建民间信仰的神祇。据说能庇佑孩子的健康和平安,是儿童的守护神。民间为感谢七娘妈的保佑,当子女年满十六岁那年,家长便在农历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那天,携子女前往祀七娘妈的庙宇祭拜谢恩。也称为「七星娘娘」。
《漢語大詞典》:化枭为鸠(化梟爲鳩)
比喻变凶险为平安。枭即猫头鹰,旧时认为是凶鸟,鸠是吉祥之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 额 损貲集勇,谨守疆埸,絶济匪之源,挫触藩之鋭,卒能化枭为鳩,閭阎安堵。”
《漢語大詞典》:锪孔
在孔的顶部周围作成漏斗形凹坑的钻进操作
在孔的顶部周围作成圆柱形凹坑以便安置螺钉头或垫圈,或者使连接零件能齐平安装
《国语辞典》:别来无恙(别来无恙)  拼音:bié lái wú yàng
别离至今一切顺利平安,通常当作问候语。《三国演义》第三回:「肃见布曰:『贤弟别来无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相公别来无恙,粗茶相邀,丈室閒话则个。」
《國語辭典》:布帆无恙(布帆無恙)  拼音:bù fán wú yàng
晋朝顾恺之向其上司殷仲堪借得布帆,驾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风,他写信给殷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见《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顾恺之》。后比喻旅途平安。唐。李白 秋下荆门诗:「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二一出:「可喜主帅参军,布帆无恙。」
《國語辭典》:布帆  拼音:bù fán
布制的帆。比喻小舟。唐。顾况 别江南诗:「布帆轻白浪,锦带入红尘。」
分類:船帆帆船
《國語辭典》:安然无事(安然無事)  拼音:ān rán wú shì
平安无灾厄等事的困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要得安然无事,除非把你两家合成一家,我一个人儿就好照顾了。」《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他幸而声名不大,外国人不拿他放在心上,得以安然无事。」
《國語辭典》:安如泰山  拼音:ān rú tài shān
形容稳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动摇。《三国演义》第四五回:「亮虽居虎口,安如泰山。」也作「安若泰山」、「稳如泰山」。
《國語辭典》:安邦定国(安邦定國)  拼音:ān bāng dìng guó
治理国家使稳固安定。《三国演义》第三七回:「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东周列国志》第九七回:「话说大梁人范雎字叔,有谈天说地之能,安邦定国之志。」也作「安邦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