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平准(平準)  拼音:píng zhǔn
1.平稳物价,使其合于一定的标准。《史记。卷三○。平准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
2.职官名。汉武帝时设置掌管物价平准事宜的官员。《史记。卷三○。平准书》:「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
《国语辞典》:平准基金(平准基金)  拼音:píng zhǔn jī jīn
外汇管制时,政府一面售出外汇,一面购入,目的在调节供求的基金,称为「平准基金」。
《国语辞典》:农产品平准基金(农产品平准基金)  拼音:nóng chǎn pǐn píng zhǔn jī jīn
为使农产品的价格定在合理范围内所设立的基金。操作方式分价差操作与实物操作。价差操作指农产品价格高于或低于平准价时,则抽取价差存入基金,或由基金拨款补贴价差。实物操作指农产品价格高于或低于平准价时,则抛售或利用基金收购以稳定价格。
《国语辞典》:粮食平准基金(粮食平准基金)  拼音:liáng shí píng zhǔn jī jīn
政府于民国六十三年三月,所设立的基金。以保證收购及馀粮收购两种方式,向农民收购稻谷。目的在掌握粮源、稳定粮价及维护农民利益。
《漢語大詞典》:中准(中準)
符合水准。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 王先谦 集解:“其平与準相中,故匠人取法焉,谓之水平。”
见“ 中準 ”。
《国语辞典》:五均六管  拼音:wǔ jūn liù guǎn
王莽建新朝时依《周礼》推行的国营政策。包括盐、铁、酒、名山大泽、平准均输、纳贡赊贷等项目,影响民生甚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