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干才(幹才) 拼音:gàn cái
1.有办事才能的人。如:「能当选十大杰出青年者,几乎都是社会上相关领域之干才。」
2.才能。如:「他凭著优异的干才获得赏识。」《福惠全书。卷七。钱谷部。严管解》:「或官或吏,尤当慎选精壮有干才者,以充斯任。」
《國語辭典》:梓匠 拼音:zǐ jiàng
木工。《孟子。滕文公下》:「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漢語大詞典》:桢材(楨材)
犹干才。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中》:“会在 战国 ,姦人又因缘外交……既不校练,功楛未可知;就有楨材,其能又不与官适。”
《國語辭典》:才干(才幹) 拼音:cái gàn
能力。《三国志。卷四○。蜀书。李严传》:「少为郡职吏,以才干称。」《红楼梦》第六八回:「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
《漢語大詞典》:勇干(勇幹)
谓胆略和干才。
《宋书·孝义传·卜天与》:“父名 祖 ,有勇干, 徐赤特 为 餘杭 令, 祖 依随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 寳元 初, 夏州 赵元昊 始絶朝贡。朝廷选班直诸校有勇干者,除前班官,任以边事。”
《漢語大詞典》:治干(治幹)
处理政务的干才。
《南齐书·刘绘传》:“ 南康 是三州喉舌,应须治干,岂可以年少讲学处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