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羔帽
元 柳贯 后滦水秋风词三首 其二 旋卷木皮斟醴酪,半笼羔帽敌风砂。
《國語辭典》:戴帽子  拼音:dài mào zi
指强加罪名。如:「不要给我乱戴帽子!『公器私用』的罪名,我可担不起。」
分類:戴帽子
《漢語大詞典》:戴帽
亦作“ 戴帽子 ”。
(1).把帽子戴在头上。引申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 宋 戴鼎臣 东原录:“ 海州 朐山 ,俗言 朐山 戴帽即雨,盖谓云出覆冒其上为雨候。”
(2).引申为在政治上或行为上给人定性。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六章:“ 程玉柱 的爹爹叫 程济仁 ,是个戴帽富农。”《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个日常生活用语,和‘衣服’‘袜子’一样的‘帽子’竟变成一个使人胆战心寒的声音,这是多么古怪的历史现象!”
《漢語大詞典》:帽儿光(帽兒光)
见“ 帽儿光光 ”。
《漢語大詞典》:帽儿光光(帽兒光光)
亦作“ 帽儿光 ”。亦作“ 帽光光 ”。 本为 宋 元 明 时代民间赞贺新郎衣帽整洁的谐谑语。亦用作做新郎的隐语。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我劝你早準备帽儿光。”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三折:“剗的你和夜月待西厢,父子每都要帽光光,做出这乔模样。”《水浒传》第五回:“帽儿光光,今夜做个新郎;袖儿窄窄,今夜做个娇客。”
《漢語大詞典》:帽光光
见“ 帽儿光光 ”。
《漢語大詞典》:帽儿光光(帽兒光光)
亦作“ 帽儿光 ”。亦作“ 帽光光 ”。 本为 宋 元 明 时代民间赞贺新郎衣帽整洁的谐谑语。亦用作做新郎的隐语。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我劝你早準备帽儿光。”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三折:“剗的你和夜月待西厢,父子每都要帽光光,做出这乔模样。”《水浒传》第五回:“帽儿光光,今夜做个新郎;袖儿窄窄,今夜做个娇客。”
《骈字类编》:帽环(帽环)
养疴漫笔绍兴初杨存中在建康有双胜交环谓之二胜环取两宫北还之意因得美玉琢成帽环进高庙日尚御冕偶有一伶人者在旁高宗指环示之此环扬太尉进来名二胜环伶人接奏云可惜二胜环见放在脑后高宗亦为改色此所谓执艺事以諌也
《漢語大詞典》:帽凭(帽憑)
盈满貌。《淮南子·修务训》:“且夫身正性善,发愤而成仁,帽凭而为义。” 高诱 注:“帽凭,盈满积思之貌。”一说慷慨貌。
分類:盈满慷慨
《漢語大詞典》:帽衫
宋 代士大夫的一种服装。宋史·舆服志五:“中兴,士大夫之服,大抵因 东都 之旧,而其后稍变焉。一曰深衣,二曰紫衣,三曰凉衫,四曰帽衫,五曰襴衫。”宋史·舆服志五:“帽衫:帽以乌纱,衫以皂罗为之,角带,繫鞵。 东都 时,士大夫交际常服之。南渡后,一变为紫衫,再变为凉衫,自是服帽衫少矣。”
《骈字类编》:帽溪
宋史林广傅广分兵绕帽溪掩江门后破其险水陆皆通行益前进每战必捷
《骈字类编》:莲帽(莲帽)
梁书萧察传担舆者冬月必须裹头夏月则加莲华帽 书史见瓜贴下
《分类字锦》:纶帽(纶帽)
陆龟蒙幽居赋序布绹纶帽尚足朝昏羽扇貂裘犹堪寒暑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绫帽
丝质的帽子
《漢語大詞典》:软帽
一种没有帽舌或硬胎的毛帽或棉帽
见“贝蕾帽”
分類:软帽
《國語辭典》:破纱帽(破紗帽)  拼音:pò shā mào
穷官。《金瓶梅》第四三回:「只是个破纱帽债壳子穷官罢了,能禁的几个人命耳?」
分類:卑微官职
《漢語大詞典》:雨巾风帽(雨巾風帽)
遮蔽风雨的头巾和帽子。常借指浪游之客。 宋 朱敦儒 《感皇恩·游□□园感旧》词:“主人好事,坐客雨巾风帽。” 宋 范成大 《正月十四日雨中与正夫朋元小集夜归》诗:“灯市凄清灯火稀,雨巾风帽笑归迟。” 宋 陈三聘 《梦玉人引》词:“雨巾风帽,昔追游、谁念旧踪迹。”
《分类字锦》:止著裙帽(止著裙帽)
南史宋武帝纪性尤简易诸子旦问起居入閤脱公服止著裙帽如家人之礼焉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