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帽兜子  拼音:mào dōu zi
将帽子倒反过来成一布兜子,可用来装东西。
《国语辞典》:瓢帽子  拼音:piáo mào zi
瓜皮形的帽子。《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徐老娘把小和尚抱到跟前,月白脑塔上边顶著个瓢帽子。」
分类:帽子
《国语辞典》:西瓜帽  拼音:xī guā mào
旧式小帽。用六瓣布料缀合,顶有小结,下缀以檐如筒,因形如半个西瓜皮,故称为「西瓜帽」。也称为「瓜皮帽」。
《国语辞典》:衣帽年  拼音:yī mào nián
讽刺只重衣装的世俗。指当世人心浇薄,一般事都只用衣帽的华丽与否来取人。
《国语辞典》:鸭嘴帽(鸭嘴帽)  拼音:yā zuǐ mào
一种帽子。帽前突出一块半圆形的硬板,可以遮蔽阳光。帽顶至前沿连成斜线,侧面约为直角三角形,极为轻便。也称为「鸭舌帽」。
《国语辞典》:傻帽儿(傻帽儿)  拼音:shǎ mào ér
大陆地区嘲讽见识少、实心眼或脑子简单的人。如:「他是个大傻帽儿,别理他!」也作「傻帽」。
《国语辞典》:水手帽  拼音:shuǐ shǒu mào
水手戴的帽子。
分类:水手帽子
《漢語大詞典》:盖帽儿
①篮球运动防守技术之一,指防守队员跳起,打掉进攻队员在头的上部出手投篮时的球。②〈方〉形容极好:拔尖~。
《漢語大詞典》:高粱帽子
高粱子实外面的壳。 杨朔 《乱人坑》:“他们吃的是高粱面、棒子面、黑豆面、云豆面,磨面时奸商还给带上棒子骨头、高粱帽子,掺进沙土、木渣、树皮、山药梗子,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
《國語辭典》:高帽子  拼音:gāo mào zi
恭维的话。《品花宝鉴》第一六回:「这人本是个顶好的好人,只要尽拿高帽子孝敬他,他就喜欢;违拗他,他就冷了。」《官场现形记》第一三回:「他亦顺水推船,一天到晚,制造了无数的高帽子给统领戴。」
分類:恭维
《漢語大詞典》:高顶帽(高頂帽)
帽名。隋书·礼仪志六:“帽,自天子下及士人通冠之以白纱者,名高顶帽。”
分類:帽名
《漢語大詞典》:耳帽儿(耳帽兒)
即耳衣。 老舍 《骆驼祥子》十:“ 小马儿 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挺瘦,身上可是穿得很圆,鼻子冻得通红,挂着两条白鼻涕,耳朵上戴着一对破耳帽儿。”参见“ 耳衣 ”。
分類:耳衣
《國語辭典》:耳衣  拼音:ěr yī
冬天禦寒用的耳帽。唐。李廓 送振武将军诗:「金装腰带重,铁缝耳衣寒。」
《漢語大詞典》:鹅帽(鵝帽)
亦作“鵞帽”。 鹅羽为饰的帽子。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皇都杂记·只逊》:“在朝见下工部旨:造只逊八百副。皆不知只逊何物,后乃知为上直校鵞帽锦衣也。”
分類:帽子
《漢語大詞典》:汾阳帽(汾陽帽)
戏曲盔帽。俗称“文阳”。外形金地龙纹,缀有绒球和珠子,两旁为金色如意翅。剧中权势显赫的宰辅所戴,如京剧《逍遥津》中的 曹操 等。
《分类字锦》:黄纸帽箱(黄纸帽箱)
南史褚炫传为吏部尚书炫居身清立不杂交游及在选部门庭萧索宾客罕至出行左右常捧一黄纸帽箱风吹纸剥殆尽
分类: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