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席帽离身(席帽離身)
宋 李巽 年轻时累举不第,其乡人讽嘲曰:“ 李秀才 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后 李巽 仕至度支郎中,遗乡人诗曰:“当年踪跡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閭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事见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二。后即因以“席帽离身”指读书人应科举考试及第做官。
《漢語大詞典》:行绵撞帽(行綿撞帽)
帽名。 清 时伍长、壮丁戴的特制的绵帽。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简验壮丁》:“其伍长、壮丁,须各备行绵撞帽一顶。上缀号带,傍垂遮耳护项,内缀兠頦帽绳。”
《分类字锦》:脩帽(脩帽)
贵耳集自渡江以前无今之簥只是乘马所以有脩帽护尘之服
分类:
《分类字锦》:缬帽(缬帽)
宋史仪卫志仪锽四十人皆缬帽五色宝相花衫勒帛
分类:
《漢語大詞典》:谢郎着帽(謝郎著帽)
谓不拘礼数。典出晋书·谢安传:“ 温 后诣 安 ,值其理髮。 安 性迟缓,久而方罢,使取幘。 温 见,留之曰:‘令司马著帽进。’其见重如此。”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 ( 王濛 ) 刘 ( 刘惔 )共在 杭 南,酣宴於 桓子野 家。 谢镇西 往尚书墓还,葬后三日反哭。诸人欲要之,初遣一信,犹未许,然已停车。重要,使回驾。诸人门外迎之,把臂便下,裁得脱幘箸帽。酣宴半坐,乃觉未脱衰。” 宋 刘克庄 《水龙吟·方蒙仲王景长和余丙辰丁巳二词走笔答之》词:“礼数由他, 谢郎 著帽, 王郎 穿屐。”
《国语辞典》:龙山落帽(龙山落帽)  拼音:lóng shān luò mào
晋人孟嘉在九九重阳日随桓温游于龙山,帽子被风吹落而不自觉,后如厕离位,桓温乃命孙盛坐嘉位并作文嘲弄,嘉归来见文,从容应答。见《晋书。卷九八。桓温传》。后世并用以指重阳登高饮酒等风雅情事。
《国语辞典》:落帽孟嘉  拼音:luò mào mèng jiā
称扬一个人气度宽宏、潇洒儒雅。参见「孟嘉落帽」条。
《国语辞典》:帽子戏法(帽子戏法)  拼音:mào zi xì fǎ
球类运动用语。原指板球运动中投手连续使三名打击手退场。后延伸使用在足球比赛方面,凡一场球赛选手能连续踢进三球以上,则称为「帽子戏法」。
《国语辞典》:箬帽芒鞋(箬帽芒鞋)  拼音:ruò mào máng xié
农人或隐者的装扮。
《国语辞典》:合菜戴帽  拼音:hé cài dài mào
一种北平小吃。合菜包括豆芽菜、粉丝、干丝、木耳丝等,上盖一张蛋皮,如同戴帽,再包饼吃。
《国语辞典》:绿扁帽部队(绿扁帽部队)  拼音:lǜ biǎn mào bù duì
美国的特种部队,因队员所戴的绿色扁帽而得名。训练基地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拉格堡。主要在训练及领导敌后的游击队。越战期间,声誉颇著。
《国语辞典》:耳檐儿当不的胡帽(耳檐儿当不的胡帽)  拼音:ěr yán ér dàng bù de hú mào
耳檐,天冷时禦寒所戴的耳套。胡帽,毡帽。比喻小东西派不上大用场。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巧言不如直道,买马也索籴料,耳檐儿当不的胡帽,墙底下不是那避雨处。」
《国语辞典》:可著头做帽子(可著头做帽子)  拼音:kě zhe tóu zuò mào zi
依照头的大小缝制帽子。比喻精打细算,毫不浪费。《红楼梦》第七五回:「如今都是可著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富馀也不能的。」
《国语辞典》:野鸡戴皮帽儿(野鸡戴皮帽儿)  拼音:yě jī dài pí mào ér
(歇后语)充鹰。意指野鸡戴上皮帽子假装是老鹰。讥讽人冒充主人或自以为了不起。《醒世姻缘传》第五六回:「不知那里拾了个坐崖头顶棚子的滥货来家,野鸡戴皮帽儿──充鹰哩!」
《国语辞典》:不戴帽儿的汉子(不戴帽儿的汉子)  拼音:bù dài mào ér de hàn zi
文学作品中指具有男子气概的女子。《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好小厮,我起你的皮!你哄你那傻爹罢了,你连我,这不戴帽儿的汉子也哄起来了!」也作「不带头巾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