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89,分10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常务
常科
常等
旗常
常愁
常均
常通
常丰
常雨
常盈
常才
大常
镇常
秉常
庸常
《國語辭典》:常务(常務)  拼音:cháng wù
1.日常事务。《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何夔》:「盖礼贤亲旧,帝王之常务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
2.主持日常工作并负起主要责任。如:「常务委员」、「常务理事」。
《漢語大詞典》:常科
(1).通常的规格;普通的等级。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南部斩首获生,计功受赏如常科。”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 彰 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旧唐书·刘兰传:“刑典自有常科,何至於此!” 宋 王安石 《敕牓交趾》:“爵禄赏赐,当倍常科。”
(2).谓一般科第。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 高适 诗评语:“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中:“然则今之取士宜如何?曰常科之外,宜开特科。”
《漢語大詞典》:常等
(1).普通的等级。 唐 白居易 《李愬赠太尉制》:“虽加常等,未表殊恩。”
(2).一般;寻常。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每修饮饌,不炽火而俄顷自熟,香洁异於常等。”
《漢語大詞典》:旗常(旂常)
旂常。王侯的旗帜。 唐 陈子昂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云陛旗常满,天廷玉帛陈。”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 乾隆 朝名将,以 超海公 海兰察 为冠,边功战略,炳矞旗常。”参见“ 旂常 ”。
(1).旂与常。旂画交龙,常画日月,是王侯的旗帜。语本周礼·春官·司常:“日月为常,交龙为旂……王建大常,诸侯建旂。” 明 张居正 《答应天巡抚孙小溪》:“先朝名臣,所以铭旂常、垂竹素者,不过奉公守法、洁己爱民而已。”
(2).借指王侯。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以不贪为寳,均珠玉以咳唾;以无事为贵,比旂常於粪土。”
《漢語大詞典》:旂常
1.旂与常。旂画交龙,常画日月,是王侯的旗帜。语本周礼·春官·司常:“日月为常,交龙为旂……王建大常,诸侯建旂。” 明 张居正 《答应天巡抚孙小溪》:“先朝名臣,所以铭旂常、垂竹素者,不过奉公守法、洁己爱民而已。”
2.借指王侯。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以不贪为寳,均珠玉以咳唾;以无事为贵,比旂常於粪土。”
《漢語大詞典》:常愁
长愁。《楚辞·九章·悲回风》:“寧逝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 汉 焦赣 《易林·需之蛊》:“孤寡独特,常愁忧苦。”
《漢語大詞典》:常均
(1).指庸常之人。晋书·文苑传论:“ 子安 幼标明敏,少蓄清思,怀天地之寥廓,赋辞人之所遗,特构新情,岂常均之所企!”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夫有逸羣之才,必思冲天之据,盖俗之量,则僨常均之下。” 胡三省 注:“常均,犹言平常也。”
(2).犹常法。《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道被如仁,功参微 管 ,本宜在常均之外。” 吕向 注:“言人有大功如 管仲 者,则宜在寻常均禁之外。”
平常曲调,一般声韵。文选·繁钦〈与魏文帝笺〉:“声悲旧笳,曲美常均。” 李善 注:“均者,亦律调五声之均也。”
《韵府拾遗 东韵》:常通
桓温荐谯元彦表运无常通时有屯蹇
分类:常通
《韵府拾遗 东韵》:常丰(常丰)
唐书地理志锦州卢阳郡县常丰列子四时常节风雨常均字育常时年谷常丰
《漢語大詞典》:常雨
久雨;长期下雨。《尚书大传》卷三:“厥罚常雨。”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貌伤则致秋阴常雨,言伤则致春阳常旱也。”晋书·五行志上:“又八月,天子自将以舟师征关,戍卒十餘万,连旌数百里,临江观兵,又属常雨也。”
《韵府拾遗 庚韵》:常盈
易林左抱金石右得熊足常盈不亡获心所欲
《漢語大詞典》:常才
见“ 常材 ”。
《漢語大詞典》:常材
亦作“ 常才 ”。 平庸的人。旧唐书·裴延龄传:“此是经义证据,愚儒常材不能知。”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求非常之功,而用常才、出常计、举常事以应之者,不待智者而后知其不济也。”
分類:平庸
《漢語大詞典》:大常
本性;常道。庄子·田子方:“草食之兽不疾易藪,水生之虫不疾易水,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文子·上礼:“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消智能,循大常,隳肢体,黜聪明,大通混冥,万物各復归其根。” 明 夏完淳 《六君咏·刘亚明》:“一死存大常,道宗传入室。”
太常。周礼·春官·巾车:“建大常,十有二斿。” 郑玄 注:“大常,九旗之画日月者,正幅为縿,斿则属焉。”仪礼·觐礼“载大旂” 汉 郑玄 注:“大旂,大常也;王建大常,縿首画日月,其下及旒,交画升龙降龙。”参见“ 太常 ”。
《國語辭典》:太常  拼音:tài cháng
1.职官名。掌理宗庙礼仪。秦时置奉常,汉更名为太常,历代沿用之。《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五年更名太常。」
2.画有日月星辰等图案的旗帜。《书经。君牙》「纪于太常」汉。孔安国。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漢語大詞典》:镇常(鎮常)
经常。朱子语类卷六四:“久,是就他骨子里説,镇常如此之意。”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便道眉儿镇常圪皱,你便唱夫妻每醉了还依旧。” 清 沈谦 《丹凤吟·答洪昉思梦访之作》词:“也有镇常相见,见时不免含嫉妒。”
分類:经常
《漢語大詞典》:秉常
执持常理。国语·晋语一:“若不知辱,亦必不知固秉常矣。”
分類:执持常理
《國語辭典》:庸常  拼音:yōng cháng
平庸寻常,不出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随他武艺庸常,也会大请大受。」
分類: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