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濡首  拼音:rú shǒu
语出《易经。未济卦。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指沉湎于酒,而失去常态。三国魏。王粲 酒赋:「昔在公旦,极兹话言,濡首屡舞,谈易作难。」唐。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讵敢辞濡首,并怜可鉴形。」
《國語辭典》:失常  拼音:shī cháng
言谈举止或精神状况不正常。晋。干宝《搜神记》卷一:「策既杀吉,每独坐,彷佛见吉在左右。意深恶之,颇有失常。」
《國語辭典》:改常  拼音:gǎi cháng
反常、改变常态。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亏姑夫抬举的成人长大,知道的,是你老人家改常,不知道的,则说我生事。」
《漢語大詞典》:旧常(舊常)
(1).昔日的法度。国语·楚语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属神,命火正 黎 司地以属民,使復旧常,无相侵瀆。”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经术已不行于王路,丧祭尚在,冠昏朝覲,犹弗能替旧常,故议礼之文亦独至。”
(2).从前的常态。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为文词一旦奇伟骤长,不类旧常。”
《漢語大詞典》:花妖
花的精怪。多指异于常态的奇花。 明 唐寅 《花月吟效连珠体》之六:“风动花枝探月影,天开月镜照花妖。” 明 袁宏道 《惠安伯园亭看芍药开至数十万》诗之三:“百千新艳一时开,那遣花妖不下来。”清史稿·灾异志五:“凡恆风霾、晦冥、花妖……皆属之於土。”
分類:精怪常态
《国语辞典》:发风(发风)  拼音:fā fēng
神经错乱而失去常态。《西游记》第三八回:「这孩儿发风了,做皇帝的是你父王,你问怎的?」
《漢語大詞典》:变貌(變貌)
谓使脸色改变常态。礼记·曲礼上:“父母有疾……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 陈澔 集说:“犹可饮酒,但不至醺酣而颜色变耳。” 元 柳贯 《六月十五日大雨雹行》:“斋心变貌谨天戒,呜呼生意无终穷。”参见“ 变味 ”。
《漢語大詞典》:变味(變味)
谓因食某一食品过多而腻味。礼记·曲礼上:“父母有疾……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 郑玄 注:“忧不在味。” 孔颖达 疏:“犹许食肉,但不许多耳。变味者,少食则味不变,多食则口味变也。” 陈澔 集说:“犹可食肉,但不至厌飫而口味变耳。”
分類:食品过多
《漢語大詞典》:倾抚(傾撫)
倾身抚掌。指喜乐过度而有失常态。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使言諍厌,宾友清耳,笑不倾抚,左右悦目。”
《漢語大詞典》:矫常(矯常)
反常。谓改变、掩饰常态。西京杂记卷四:“ 娄敬 始因 虞将军 请见 高祖 ,衣旃衣,披羊裘。 虞将军 脱其身上衣服以衣之。 敬 曰:‘……今捨旃褐,假鲜华,是矫常也,不敢。’”
《漢語大詞典》:优游自若(優游自若)
从容不迫,不变常态。 清 陆以湉 《冷庐杂织·彭文勤公》:“凡置卷数百,二僕侍侧,左展卷,右收卷,循环不息。侍者告疲,公优游自若也。”
《漢語大詞典》:忘乎其形
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五幕:“ 秦始皇 已忘乎其形,愈摇动其身体,愈向 高渐离 身旁走去。”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七章:“也因那简单的几句话表白出来之后,足以显示自己实在是一个纯洁青年,并不是一见异性就忘乎其形,连什么分际都不顾的。”
《國語辭典》:忘其所以  拼音:wàng qí suǒ yǐ
形容因过度兴奋得意而失去常态。《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过了两天,不免忘其所以,渐渐摆出舅老爷款来。」《文明小史》第四五回:「不想这位沈翻译忘其所以,在南京逛钓鱼巷,游秦淮河,闹得不亦乐乎。」
《漢語大詞典》:坦然自若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红楼梦第二二回:“ 寳釵 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七章:“这时的 小锁柱 ,尽管手中平端着匣子枪,匣枪张着大机头,可是,他的脸上,却是一派坦然自若的神色。”
《國語辭典》:疑心生暗鬼  拼音:yí xīn shēng àn guǐ
生性多疑的人,遇可疑的事,胡乱猜测而信以为真,其实全是心理作用。《西游记》第三二回:「你看他奔上大路,疑心生暗鬼,步步只疑是行者变化了跟住他。」也作「暗心生闇鬼」。
《国语辞典》:废然而反(废然而反)  拼音:fèi rán ér fǎn
怒气消失,恢复常态。《庄子。德充符》:「我怫然而怒,而适先王之所,则废然而反。」也作「废然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