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杂带(雜帶)
古代诸侯和大夫便服上的带子。《礼记·玉藻》:“杂带,君朱緑,大夫玄华。” 孙希旦 集解:“杂带,杂服之带,燕居之服之所用也。君、大夫大带之外,别有杂带,其饰则君以朱緑,大夫以玄华也。君、大夫大带五采,而杂带唯二采,杂带降於大带也。”参见“ 大带 ”。
《國語辭典》:大带(大帶)  拼音:dà dài
1.古代以丝编成的腰带。也称为「丝绦」。
2.适用于录放影机VHS系统的录影带,因形体较大,故称为「大带」。
《国语辞典》:表带(表带)  拼音:biǎo dài
与表连结,使表套挂于手腕的带子。多以皮革、塑胶或金属制成。如:「这条表带虽然老旧,却是父亲留给我的纪念品。」
《漢語大詞典》:黄带子(黄帶子)
清 代宗室所系的金黄色带子。亦指 清 代宗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凡是神机营当兵的,都是黄带子、红带子的宗室。”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我同胞不见夫彼所谓八旗子弟、宗室人员、红带子、黄带子、贝子、贝勒者乎?甫经成人,即有自然之禄俸。”
《國語辭典》:磁带(磁帶)  拼音:cí dài
一种涂有磁性薄膜的胶带。藉由磁膜的磁化而得以储存资料。
《漢語大詞典》:轴带(軸帶)
卷轴上用的带子。新唐书·艺文志一:“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其本有正有副,轴带帙籤皆异色以别之。”
分類:卷轴带子
《國語辭典》:腿带(腿帶)  拼音:tuǐ dài
用来束紧裤脚的宽长带子。
分類:裤腿带子
《漢語大詞典》:卫生带(衛生帶)
月经带。妇女经期所使用的带子。
《漢語大詞典》:穗带(穗帶)
如穗状的带子。 萧军 《军中》二:“他热恋的看着墙上的‘军号’。那‘军号’绦的穗带已经退了颜色。”
分類:带子
《國語辭典》:松紧带(鬆緊帶)  拼音:sōng jǐn dài
一种能伸缩的带子。里面加有弹性的橡皮筋之类的东西,使带子能拉长又能缩短成原样。多作袜带、裤带等用。
分類:伸缩带子
《漢語大詞典》:条缨(條纓)
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条,通“ 绦 ”。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 郑玄 注:“条,读为絛。其樊及缨以絛丝饰之而五成。”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 适 脱衰絰,冠条缨,墨缘,以见乎公。”
分類:带子驾车
《漢語大詞典》:踢串
古代服饰。一种束腰的带子,在肚子前成丁字形,竖的一条垂于裆下,可以踢起,故名。《水浒传》第五六回:“下面一箇婭嬛上来,就侧手春臺上摺了一领紫綉围领,又摺一领宫緑衬裡袄子,并下面五色花綉踢串。”《水浒传》第七二回:“ 柴进 慌忙去了巾幘、衣服、靴袜,却脱下 王班直 身上锦袄、踢串、鞋胯之类,从头穿了。”
《國語辭典》:镶边(鑲邊)  拼音:xiāng biān
将一种东西镶嵌在另一种物体的边缘。
《國語辭典》:镶滚(鑲滾)  拼音:xiāng gǔn
镶边、滚边。《老残游记》第二回:「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也作「镶绲」。
《国语辞典》:襁褓之年  拼音:qiǎng bǎo zhī nián
幼年。(襁:背婴儿用的宽带子;褓:包婴儿用的小被子)如:「他在襁褓之年便失去父爱,由母亲独力抚养成人。」
《国语辞典》:兜肚断了带子(兜肚断了带子)  拼音:dōu du duàn le dài zi
(歇后语)没得绊了。绊音谐「伴」。兜肚的带子断了就无法绑系。比喻没有人作伴。《金瓶梅》第三九回:「兜肚断了带子──没得绊了!刚才在门首站了一回,只见陈姐夫骑了头口来了;说爹不来了。」